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9例,腰段6例。结果所有肿瘤均被全切除,病人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颌骨骨折治疗中,颌间结扎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了尽快恢复咬合关系、进行必要的制动及限制开闭口运动,都要施行颌间固定。以往传统的颌间固定方法是不锈钢丝拴扎及带钩牙弓夹板牵引等方法。由于此类治疗方法存在口腔卫生条件差易造成牙龈及牙周组织炎症,操作不便,结扎钢丝头易扎伤口腔内黏膜等的弊端,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实用的颌间固定方法,是临床口腔科医生工作的目标。本研究自2002年12月始应用牵引钛钉对54例下颌骨骨折病人进行颌间固定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96年应用意大利生产的脉栓通治疗脑梗塞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46~76岁,平均64.5岁。33例中均经 CT 检查确诊为脑梗塞。病理:5天~43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MCA动脉瘤伴颅内血肿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7例,Ⅴ级1例。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动脉瘤位于MCA主干1例,分叉部15例。16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对多发动脉瘤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动脉瘤夹闭14例,动脉瘤夹闭+包裹1例,夹闭一侧动脉瘤、另一侧动脉瘤未处理1例。依据Glasgnw预后评分GOS判断:优良9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伴颅内血肿的MCA动脉瘤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评估、合适的手术时机和良好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早期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并夹闭动脉瘤可有效预防致命的再出血、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有钻孔引流、包膜切除,积液腔腹腔分流术、颞肌贴附等,我科自2004年至2007年行侧裂开放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眶额颞入路中鞍区4个手术间隙的显微解剖特征,探讨这些间隙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10例(2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眶额颞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对鞍区手术常用的4个手术间隙及其内部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对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小脑幕三角间隙及终板间隙的结构构成及其邻近血管神经进行描述测量。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解剖间隙的显微解剖、保护穿通支是鞍区手术成功的关键。眶额颞入路兼有额下和翼点入路的优点,适合大型鞍区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7.
例1,男,47岁.因发作性抽搐3年,频繁发作2天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 诱因于睡眠中突发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3min自行缓解,对发作情况不能回忆,除感 乏力外,无明显头痛,无恶心及呕吐,不发热.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依据CTA检查结果,对56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CTA扫描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三维重建(3-SSD)、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照手术结果,评估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手术的指导价值。结果CTA共发现56例58个动脉瘤,手术共夹闭56个动脉瘤。①手术中发现动脉瘤的位置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②术中有5个动脉瘤瘤体无法完全暴露,其余51个动脉瘤瘤体形态术中观察结果与CTA结果完全吻合,其中24个椭圆形、19个圆形动脉瘤的瘤顶指向与手术发现完全吻合。③CTA对动脉瘤与主要分支动脉关系的检测结果与手术观察完全吻合,其中49个动脉瘤瘤颈与分支动脉无关,7个动脉瘤瘤颈累及分支动脉。④CTA共发现21个动脉瘤瘤体有泡状突起,其中术中证实15个突起部位即为动脉瘤破裂部位,6个未发现破裂口。⑤CTA检测的动脉瘤瘤颈平均直径为(5.92±0.86)mm;术中测量平均为(6.13±1.06)mm。⑥所有动脉瘤瘤颈宽度的检测,CTA与手术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道:患者女性,63岁,主因突发失语、左侧肢体偏瘫3天入院。患者系张家口本地人,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发病前无头部外伤及颅内出血病史,无外地口音长期接触史,且未曾接受任何语言训练。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40/180mmHg,双眼左侧凝视,伸舌右偏,口角右侧偏斜,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较低,病理征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不同脊髓节段的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1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后外侧肌间入路2例;半椎板入路243例,其中切除骨复位、椎管重建93例;旁正中侧方入路7例;全椎板入路99例,其中全椎板复位、椎管重建67例,去椎板减压3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33例(94.9%),次全及部分切除18例(5.1%).术后按Frankel标准评定疗效,优良298例,显效47例,差6例.229例随访1~9年,影像学复查均未见椎管狭窄及滑脱,肿瘤复发16例.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性质、不同节段及与脊髓相对位置,采用个性化显微手术方法,既能保证肿瘤切除,又能维护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