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无瘤观念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但是,一旦不能手术切除或切除后有癌组织残留和复发便很难再有治愈的机会和希望。因此,当病变尚能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时,外科医生就应当作是一个“作品”的创作,进行精雕细刻,最大限度的努力扩大Dnumber(根治的数)。并按照no—touch isolation原则,减少或避免医源性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战斗机话音告警汉语用语的选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不同范围根治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锦  刘宝善  左明  刘超  徐琳 《四川医学》2004,25(3):325-326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理的根治性切除范围与术后效果。方法 对未发现肝脏及其他远处转移的浸润型结肠癌在实施扩大性根治术 2 75例 (简称单一手术组 )的基础上 ,又按DuckesA、B、C分期分别实施缩小性根治术 (D2 ) 62例 ,标准性根治术 (D3 ) 192例 ;扩大性根治术 (D4) 2 3 0例 (称分期手术组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单一手术组为 4 5小时和 60 0ml ;分期手术组为 3 8小时和 40 0ml。并发症 (包括切口感染、裂开、因肠梗阻再手术等 )单一手术组占 18 9% ;分期手术组占 10 5 % (P <0 0 5 )。复发率单一手术组占 45 3 % ;分期手术组占 45 7% (P >0 0 5 )。 5年生存率单一手术组为 60 8% ;分期手术组为 5 8 9% (P >0 0 5 )。结论 单一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复发率和 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 ,而并发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单一手术组高于分期手术组。  相似文献   
5.
内眦部创伤后的畸形多较复杂,常是多种体征并存,对其手术矫治远较外眦部畸形复杂和困难。近4年来我院对26例外伤性内眦部畸形施行了手术矫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6例外伤性内眦部畸形中,男21例,女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36岁。右眼1 4例,左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空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的3个吻合口的技术操作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胰腺空肠、胆肠、胃空肠及空肠空肠的4个吻合口的技术操作则少有报道。笔认为此法可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癌细胞,以确定其肿瘤是否有微转移发生。方法:应用逆转录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1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5例外周血检测出CK20mRNA,阳性率为50%。结论: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可作为大肠癌病人肿瘤微转移的参考指标,有助于肠癌转移的早期发现和选择更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造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 34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 337例 (称腹膜外组 ) ,经腹膜内通路 97例 (称传统组 )分别造设人工肛门的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腹膜外组有 2例患者 (0 . 5 % )发现造口狭窄 ,5例患者 (1 4. 8% )发现造口周围炎 ,1例患者 (0 . 3% )发现造口旁疝 ,87例患者获排便感觉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 1%。腹膜内组造口狭窄 11例 (11. 34% ) ,发现造口周围炎 3例 (5. 5 % )、造口回缩 2例 (2 .16 % )、造口脱垂 4例 (4. 12 % )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 98% ,患者没有排便感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排便感觉上都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APR术后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少 ,手术操作简单 ,便于护理且可获排便感觉。  相似文献   
9.
女性下段直肠癌阴道后壁切除与阴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  刘宝善  刘超  唐小海  燕锦  徐琳 《四川医学》2006,27(5):526-527
目的 探讨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1994年至1996年我院行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31例,其中采用带血管蒂回肠3例和子宫浆肌瓣2例替代作阴道后壁重建。结果 阴道重建5例中,4例一次性愈合,1例子宫浆肌瓣远侧部分缺血坏死,处理后愈合。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随访5年,2例死亡,3例生存,无局部复发。结论 女性下段直肠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回肠段和子宫浆肌瓣,即时重建阴道后壁,可保留患者的性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左明  刘宝善  徐琳  刘超 《华西医学》2006,21(3):447-448
目的:探讨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我院收治病理确诊为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3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多发生于中青年,绝经前;双侧多见,原发灶主要位于直肠中上段,多为粘液腺癌、粘液细胞癌与低分化腺癌,浸润多达T3~T4,临床分期以DukesB、C期居多。21例治愈性切除者5年生存率19%(4/21),平均生存(从发现肿瘤算起)46.2个月,不能切除者平均生存8.1个月。结论:对于女性直肠癌应注意有无卵巢转移,对有卵巢转移者应争取治愈性切除,包括直肠原发灶与转移灶、子宫、双附件切除的联合后盆脏器切除,以提高长期生存率;对于无卵巢转移者是否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应采取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