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京  孔垂泽  孙志熙  王侠  罗阳  刘奔  张莹  刘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0):1162-1164,i0001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与C2-神经酰胺(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BIU-87细胞后,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IU-87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分布变化,并检测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 单独应用时MMC与C2-cer的中效浓度分别是159和28μmol/L,联合用药时下降为55和11μmol/L,CI=0.74。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导致BIU-87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凋亡率高于各自单用(P<0.05)。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减少,联合用药时减少最为明显,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含量在联合用药时增加也最为明显(P<0.05)。Caspase-3活性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用药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 MMC与C2-cer联合应用可以通过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LP)对膀胱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建立T24荷瘤裸鼠模型,分组给药后测定脾脏指数,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和血液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IL-10、VEGF、TGF-β、IL-2和TNF-α含量,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脾脏IL-2和TNF-α的表达。 结果 在荷瘤裸鼠模型中,灵芝多糖(200 mg/kg)灌胃18 d后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P<0.001);顺铂+灵芝多糖组中小鼠脾脏及血液中的淋巴细胞(CD4、CD8、NK及DC)都较顺铂组提高,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含量降低。通过ELISA检测发现灵芝多糖能明显增加外周血液中相关免疫因子(IL-10、VEGF、TGF-β、IL-2和TNF-α)的含量(P<0.05)。 RT-PCR及Western blot的结果也证实了在灵芝多糖可增强小鼠化疗后脾脏中IL-2和TNF-α的表达。结论 灵芝多糖能通过提升脾指数,增加脾脏和外周血相关淋巴细胞及免疫因子的含量,并通过增强血清中IL-2和TNF-α的表达来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增强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灵芝多糖降低免疫逃逸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共4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了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手术治疗,患者均为男性,伴足部坏疽合并感染,行清创、抗感染治疗后仍存留较大面积的创面,对患者控制血糖后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对于外观臃肿的病例,皮瓣成活后于后期再行“去脂修整术”进一步处置。结果 4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均成活,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将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用于糖尿病足创面修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李炳勋  张春阳  刘奔  马健 《山东医药》2012,52(22):34-35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10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55例采用标准通道PCNL治疗(A组),46例采用mPCNL治疗(B组)。A组肾结石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结石直径平均4.1 cm;B组肾结石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结石直径平均3.4 cm。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95±14)min,结石清除率为91%,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为89%,术中术后较多出血需要输血治疗10例,出现感染发热4例,平均住院时间(8.4±0.8)d;B组分别为(120±17)min、72%、91%、1例、6例、(6.2±0.6)d。PCNL组和mPCNL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和91%。结论 PCNL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适合处理较大结石;mPCN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较小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Bmi-1与Ki-67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对病历资料完整的38例肺腺癌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Bmi-1与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Bmi-1与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肺腺癌的癌组织中,Bmi-1和Ki-67阳性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Bmi-1:71.1%vs 14.3%;Ki-67:76.3%vs5.7%,P<0.05)。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此外,Bmi-1和Ki-67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增殖与转移,Bmi-1和Ki-67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判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需要及时的治疗。但是目前与新生儿惊厥治疗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却很缺乏,使得临床诊治工作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尽管如此,对于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连续长期视频脑电图的监测仍是必要的,它是诊断新生儿惊厥的金标准。同时了解惊厥的病因也很重要,这有利于医生更好的认识惊厥的病程和指导治疗。新生儿惊厥的治疗手段并不多,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一线药物为苯巴比妥,二线药物有苯妥英钠、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和咪达唑仑等)、左乙拉西坦、利多卡因、托吡酯、布美他尼。另外,亚低温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自噬可分为3种类型: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CMA)和巨自噬(macroautophagy)。巨自噬(简称自噬autophagy)是一种基因调控的、高度保守的细胞降解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平衡的过程,发生于所有真核细胞中[1-3]。在针对应激的过程中,自噬常常扮演着细胞应答的角色[4]。而且,自噬无论在先天免疫还是适应性免疫机制中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自噬与各种疾病的病理及生理过程广泛相关(例如感染、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及肺部疾病等),近期的研究[5-6]也表明,自噬在脓毒症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细胞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细胞自噬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寻找脓毒症治疗的新手段提供依据与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重复膀胱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重复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2均为女性,年龄21和27岁。分别以下腹部不适和尿频、尿痛就诊。术前诊断1例为左肾萎缩、左输尿管下段张;另1例为膀胱憩室,并发膀胱结石继发感染。结果:1例术中发现左输尿管下端连接一个肌性囊袋,此囊袋与一个盲管相连,将此囊袋和盲管与左肾和输尿管一并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重复膀胱尿道,左肾萎缩;另1例中见膀胱被一个肌性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借中隔中下部孔互相连通,切除的中隔病理检查为膀胱组织。2例均术后8天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结论:重复膀胱罕见,常并发其他器官发育异常。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助,手术是唯一能根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受孕开始至2周岁这1 000 d被称为“生命早期1 000 d”,是机体健康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预防成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机遇窗口期”。在这个关键时期遇到的不同因素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影响以后的患病风险,例如特异性疾病、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本文将主要对出生前胎儿、新生儿及3岁以前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出生后受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食物、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为相关临床疾病治疗奠定基础,对保障人类长期健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