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SC)CT图像分型,并分析其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径线最小,d亚型径线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气道三维重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条件下中央气道三维重建图像的差别,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中央气道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32例病例行低剂量(50mAs)平扫及常规剂量(195mAs)平扫(1例)及增强扫描(31例),将两组原始数据分别普通算法及高分辨算法重叠重建出4组横断面图像,并进行气道SSD及VR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4组图像的质量、支气管显示情况、支气管病变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图像质量:两组剂量间SSD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高分辨重建图像质量≥普通算法重建图像质量;VR图像质量两种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高分辨算法图像质量≥标准算法重建图像质量。②支气管显示:两名医生评价结果均表明对段以上支气管显示方面无论SSD图像还是VR图像,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组以及两种算法图像之间均无明显差异。③病变检出:无论SSD还是VR图像4组图像对支气管病变的检出无差异。④剂量差别:低剂量扫描比常规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大大降低(13.6~3.6mGy)。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低剂量薄层扫描气道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对中央气道显示及病变检出都无明显差异,而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却大大降低,因此低剂量薄层扫描气道三维重建可以代替常规剂量重建图像应用于临床气道病变显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3He-MR成像评价哮喘病人局部气流阻塞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应用哮喘药物的关系。方法 该符合HIPAA法案的研究经机构审查委员会同意且所有病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4.
MRI靶向对比剂载体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MR对比剂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方面较前有所提高 ,但仍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满足临床的需要。靶向对比剂的出现 ,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 ,将对比剂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绝大多数靶向对比剂是由载体介导到达靶位点 ,这就要求载体本身与靶位点具有特异性、高度的亲和性和稳定性。对于靶向载体的研究 ,最初是从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开始的。随着MR的发展和各项研究的深入 ,作为载体的物质越来越多。除了单克隆抗体以外 ,各种多肽、受体蛋白、多聚糖、脂质体等已…  相似文献   
5.
多层面CT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多层面CT三维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多层面CT对 3 5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 (解剖性异常 5例 ,炎症性病变 18例及其它 12例 )扫描 ,并全部完成三维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和仿真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第一次读片时仅有横断面图像 ,第二次读片时增加重建图像。结果 :三维重建帮助 4例横断面漏误诊的解剖性异常获得确诊 ,16例炎症性病变进一步详细显示 ,2例气管支气管裂伤明确范围和程度 ;虚拟内窥镜帮助 5例横断面上不能确诊的痰液获得确诊。结论 :CT三维重建可用于解剖性异常和痰液的诊断 ,对其它良性疾病主要是对病变的另一种形式的进一步显示。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近年来有死灰复燃之势,脑血吸虫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目前,全世界有6亿人受到威胁,近2亿人受到感染,每年可致200万人死亡[1]。在我国仍继续流行于7个省的大山区及湖沼地区[2],其中脑血吸虫病(cerebral schis  相似文献   
7.
邹薇薇  刘士远 《人民军医》2007,50(5):302-303
肺部CT诊断中,肺结节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结节可以是良性肿瘤、转移癌或原发肺癌,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CT的应用,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多排CT每一个患者有时会有上百幅图像,医师难以对每一幅图像进行细致的观察,加之诊断水平有限,难免漏诊或误诊。计算机辅助诊断/检测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肺内良性肿块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内良性病变的磁共振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9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结合CT分析其MRI表现及诊断价值。MRI成像采用DISONICS0.35T超导成像系统,行横断面T1、T2加权及冠状面T1加权成像。结果:除1例腺瘤及1例炎性肉芽肿术前MRI误诊为肺癌外,其余病例之MRI诊断基本与最后诊断相符,其中结核球、球形干酪肺炎、阿米巴脓肿、动静脉瘘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错构瘤、炎性假瘤、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及非特异性肉芽肿等结合形态学及CT表现也大都可以作出正确诊断。结论:MRI通过CT的帮助,对大多数肺内良性病变可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但需要更多病例的积累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时间减影技术在检测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CT图像(每例均有过去和当前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减影图像,其中30例有肺结节(共75个结节)作为研究组,50例无肺结节作为对照组.2名高年资与2名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首先分析普通CT图像,然后再同时分析普通图像与CT减影图像.阅读时诊断是否存在较前次增大、实性成分增多或者新发的结节并对诊断的肯定度进行评分.观察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4名放射科医师使用CT减影图像前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和0.92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CT减影图像后,肺结节检出率由77.3%(58/75)提高到89.3%(67/75).结论 CT时间减影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肺结节检出率,尤其是对靠近肺门的亚实性小结节,而且低年资医师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52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及CT检杳资料,对术后肺部感染的类型、发生时间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529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32.9/(174/529),感染次数181次,病死率为9.8/(17/174);细菌感染、真菌或合并真菌感染、病毒或合并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91例)、14.7/(78例)、2.3/(12例);肺部感染在术后30 d内、31~90、90 d以后3个时间段的构成比分别为64.6/(117例)、28.7/(52例)、6.6/(12例);45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实变影32例、磨玻璃影22例,结节影10例,网格样影或线样影4例,各种征象在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均常见,日常以混合感染形式发生,术后30 d内为高危时期,胸部 CT扫描能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及特征,对于肺部感染的综合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