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nm 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nm2 3基因产物核苷三磷酸激酶 (NDPK )检测。结果 :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 ,癌组织nm2 3表达下降 (P <0 0 5 ) ,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nm 2 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 III)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波修复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宫颈癌患者中b 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b 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与宫颈CIN III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 FGF及其受体、VEGF及其受体与宫颈癌是否浸润、复发及浸润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腹部肿块伴腹部进行性增大2年。患者于1997年5月发现右上腹有一核桃大小之肿物,无压痛,后逐渐增大。无腹胀。食欲、二便均正常。体格检查:腹部膨隆,腰肌紧张,腹壁表面静脉曲张。左下腹可触及一肿块,肿块大小约为8cm×8cm×6cm,质较硬,无压痛,活动度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37岁。 1999年 6月 10日 ,无明显诱因感左侧上、下肢力量较右侧为弱 ,但仍能独立行走 ,上下肢活动、感觉均无障碍 ,未经诊治。后又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四肢抽搐 ,嘴向右歪 ,无摔倒、无昏迷、无口吐白沫现象。CT检查示“脑瘤”。查体 :头颅右额顶部有一约6cm× 6cm的颅骨缺损 ,减压骨窗处膨隆 ,扪之较硬 ,其余均正常。病理检查 :灰白肿物 1个 ,大小为 5cm×4cm× 2 .5cm ,切面灰白质软 ,无包膜。另有灰白组织2块 ,大的 8cm× 6cm× 2 .6cm ,切面见一囊腔 ,直径5 5cm ,内含凝血块 ,小的 4 5cm× 3.0cm× 2 .5c…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门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共8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抽吸洗耳、加压滴药、口服抗生素等治疗方法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干耳数80耳,干耳率96%,好转2耳,无效1耳。结论抽吸洗耳、加压滴药、口服抗生素及时治疗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且咽鼓管通畅者效果好,干耳率高。  相似文献   
7.
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PCNA检测。结果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PCNA表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做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胰腺癌组织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结果NF-κB p65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3.46%和71.15%,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P<0.05),NF-κB p65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0.01),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1)。结论NF-κB p65可能通过正向调节VEGF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4 0岁。 1999年 6月 15日发现右侧睾丸肿大 ,无发热、盗汗、无疼痛。 5月前肿大明显 ,经睾丸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睾丸炎” ,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1月来右睾丸肿大明显 ,4天前开始出现堕胀、疼痛 ,精神尚可 ,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 :右睾丸明显增大 ,睾丸附睾分界不清 ,有轻度沉堕感 ;左侧阴囊下堕 ,阴囊壁和股内侧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屈曲成团 ,平卧后消失 ,阴茎正常。辅助检查 :ATP 317 7ng/ml,正常值 <2 0ng/ml,HCG 176 7mlu/ml,正常值 <10 0mlu/ml,抗 -HBS(+) ,其余检查均正常 ,睾丸内有直径约 3cm…  相似文献   
10.
封琳  靳丹  刘卫梅  付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26-126,142,F000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29例不典型增主内膜和67例内膜样癌组织中P53、ER、PR的表达,并与其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53、ER、PR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56.7%、61.2%。P5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53、ER、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测定对估计患者预后,指导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