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58例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改型再造拇指护理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科自2004年1月~2008年6月58例患者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结果58例58指,本组术后发生血液循环危象4例4指,经拆线减压、拆线放血、应用扩血管药物、冬眠疗法及手术探查等处理,足趾及皮瓣全部成活,存活率100%。结论手术的成功除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外,与精心的护理和术后严密观察密不可分。因此做好术前准备、重视供受区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管危象以及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采用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RD)稳定期患者26例,与同期自然不干预的25例对照,取效较佳,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莉萍  丛鹏  冯璐  陈璐 《河南中医》2008,28(7):41-43
目的:观察加减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分级为Ⅰ~ⅡA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稳定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加减皱肺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疗程1 a。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基本不变;F3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4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TMS、F1S、F3S、F4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下降。两组TMS、F1S、F3S、F4S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1 a后生存质量较治疗组差(P<0.05),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和体征(哮鸣音)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的差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 a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但治疗组肺功能下降的程度为轻。结论:补肺益肾法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振凯  冯璐  杨燕  宋乐  王红  李彦青  高跳  彭励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2):2335-2341
目的:采用基于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法分别对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和6种伪品基原植物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对植物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测序,并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取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及6种伪品的ITS2序列。采用ITS2数据库进行注释,去除5.8S和28S片段,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利用MEGA 8.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和“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BLAST分析和物种鉴定,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二级结构。结果:17份银柴胡样品共得到3个单倍型ITS2序列(YCH1、YCH2和YCH3),经与银柴胡标准ITS2序列比对,发现YCH1和YCH2与标准序列一致,但YCH3有4处碱基缺失,表现出0.936的遗传距离,在系统发育树中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并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6种伪品的ITS2序列在长度、鸟嘌呤+胞嘧啶占比、变异位点、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二级结构上均与银柴胡ITS2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银柴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饭前15 min口服酒石酸西尼必利片,1 m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前列腺素E2(PGE2)。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疼痛评分、胃中嘈杂评分、嗳气泛酸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AS、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P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先天禀赋有异, 形成“伏风”内潜的体质, 加之贼风外邪侵犯, 两风相合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在传统哮喘发作期、缓解期的分期方法之外增加迁延期, “消风法”三期分证论治小儿哮喘: 发作期疏外风消伏风, 降气平喘; 迁延期扶正气抑伏风, 缓解发作; 缓解期补脏气御外风, 调补肺脾肾。论述如何从消风论治小儿哮喘三期证候, 明确哮喘“伏风”证候演变特点及辨证治疗规律, 结合现代机制研究, 为小儿哮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差异,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的鉴别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诊断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6例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二者分子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相对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肺原发性肠型腺癌肿瘤较大(P=0.044),病理分期较早(P<0.001),胸膜侵袭较为常见(P=0.02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均出现CK7和Villin免疫组化阳性表达,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KRAS基因突变率相当(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3例出现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中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存在HER2基因突变。 结论 免疫组化CK7和Villin的阳性表达,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出现HER2基因扩增和突变阳性可能具有一定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GF-β1、p53、E-cadherin蛋白在早期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6例肺部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33例原位腺癌、22例微浸润性腺癌、26例附壁生长为主型的浸润性肺腺癌(lepidic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 LPA)组织中TGF-β1、p5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早期肺腺癌中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增高TGF-β1、p53蛋白阳性率升高,E-cadherin蛋白阳性率降低(P0.05)。在微浸润性腺癌及LPA浸润成分中TGF-β1、p53阳性率高于非浸润成分,E-cadherin阳性率低于非浸润成分(P0.05)。AAH、原位腺癌中TGF-β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微浸润性腺癌和LPA的非浸润成分中TGF-β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TGF-β1、p53、E-cadherin蛋白在早期肺腺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检测TGF-β1、p5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伴有缺牙的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需求越来越高.受口腔黏膜病困扰的缺牙患者行种植修复是否可行,效果如何目前并无定论,亦无针对口腔黏膜病患者行种植修复的相关治疗指南.本文就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扁平苔藓、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和舍格伦综合征等)患者行种植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  相似文献   
10.
斑贴试验诊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7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诊断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标准筛选系列20类抗原对70例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进行皮肤斑贴试验。结果:70例受试者斑贴试验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68例,总阳性率为97.1%,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是甲醛、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N-环己基硫酞内酯、噻汞撒(硫柳汞)、乙二胺。结论:斑贴试验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环境污染、化妆品及外用药的滥用等化学性因素是导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