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炎  毛朋  冯燕娟  赵振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77-3778
目的:研究中药茵陈蒿汤在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3861名孕妇中筛查出HBsAg和HBeAg双阳孕妇52例,随即分为茵陈蒿汤组(自妊娠28周开始服1剂/日茵陈蒿汤加味)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对照(在临产前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临产前、新生儿出生24h和1个月时做外周血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学检测。结果:两组孕妇临产前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22%和17.65%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出生24h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56%和5.71%,1个月时仍为5.56%和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宫内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炎  冯燕娟 《中原医刊》2007,34(19):25-26
目的 研究中药茵陈蒿汤在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从3861名孕妇中筛查出HBsAg和HBeAg双阳孕妇52例,根据孕妇是否有母儿血型不合的情况分为茵陈蒿汤组(在临产前3-5个月每日服一剂茵陈蒿汤)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在临产前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2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临产前和新生儿出生24 h做外周血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学检测。结果 茵陈蒿汤组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孕妇临产前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2%和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24 h HBsAg阳性率分别为5.56%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陈蒿汤加味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宫内感染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人体解剖学的几点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冯燕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Z):145-146
人体解剖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展的规律,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