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识别有益的共栖菌和潜在致病菌,维持肠道免疫激活和耐受的平衡状态,是肠道免疫细胞最主要的功能。各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上皮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DC在肠道粘膜免疫激活、耐受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此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整个肠道,是体内功能较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肠黏膜屏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肠源性感染一般认为是肠黏膜屏障失常后细菌移位所致。因此,DC可能参与了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对DC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肠源性感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整个肠道,是体内功能较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肠黏膜屏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肠源性感染一般认为是肠黏膜屏障失常后细菌移位所致。因此,DC可能参与了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对DC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肠源性感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UC患者100例和对照40例, 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α1-AGP的含量, 同时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UC疾病活动性根据Mayo评分标准判定.结果:UC活动期血清α1-AGP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1446.0 mg/L±543.6 mg/L vs857.2 mg/L±310.9 mg/L, 653.7 mg/L±308.9mg/L, 均P <0.01), 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动期组轻、中、重度3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血清α1-AGP含量与疾病活动指数显著相关(r = 0.777,P <0.001).结论:血清α1-AGP能客观地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 对UC患者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采用经椎板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部分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西医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柴芍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15例。另以同期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3、5、7 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5)、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的含量,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入院时两个治疗组SAP患者血清IL-6、IL-15、MIF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以中西医结合组下降明显,并于治疗7 d时达谷值,且与西医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ng/L):246.34±86.65比724.88±110.89,IL-15(ng/L):158.81±50.63比403.04±134.83,MIF(ng/L):121.90±29.48比240.60±67.36,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西医组显著缩短〔腹痛缓解时间(h):95.87±32.56比149.33±35.89,腹胀缓解时间(h):137.07±41.67比191.87±32.08,腹部压痛缓解时间(h):128.93±40.60比189.73±33.31,肠鸣音恢复时间(h):88.53±31.71比128.00±30.92,均P<0.05〕。西医组死亡2例,中西医结合组无死亡,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柴芍承气汤结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SAP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5和MI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ES0)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S)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RES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4例和兰索拉唑(LANS)对照组40例,均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于治疗4、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ESO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LANS组(p〈0.05)。服药第4、8周分别行胃镜检查,ESO组食管炎患者的愈合情况均优于LANS组患者(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RES时疗效优于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SAP患者治愈率的关键。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不仅在SAP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可能作为早期诊断SAP和预测其严重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确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5)口服雷贝拉唑10 mg,bid,1周后10 mg,qd,疗程3周;阿莫西林1.0 g,bid,疗程1周;替硝唑0.5 g,bid,疗程1周.对照组(n=70)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疗程5周;枸橼酸铋钾110 mg,tid,疗程5周;阿莫西林1.0 g,bid,疗程2周;替硝唑0.5 g,bi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来判断其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镜下溃疡痊愈分别为72例和57例(96%和81.4%,P<0.01);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71.4%(P<0.01).治疗组显效73例(97.3%),有效2例(2.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45例(64.2%),有效19例(27.1%),总有效率91.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快速缓解疼痛,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线粒体神经胃肠型脑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