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TGF-β1对全层角膜移植术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活化的影响,来阐明TGF-β1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为治疗角膜移植排异反应提供理论证据。方法:采用CD4,CD8免疫荧光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时期外周血中CD4^ 、CD8^ 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TGF-β1组角膜移植术后7、14、28d CD4^ 活化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自体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角膜移植术后应用外源性TGF-β1治疗,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以及非特异性炎症介导的移植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Vein Occlusion,BRVO)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占36.9%~69.4%[1],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近年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手段。我们对35例氩激光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997年4月~1999年9月确诊的BR-VO 患者35例(36眼),颞上分支27例(28眼),颞下分支8例(8眼)。男16例(16眼),女19例(20眼)。年龄40~78岁,平均55.2岁。…  相似文献   
3.
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报道面部皮肤型孢子丝菌病72例。方法 详细观察72例患者的皮损表现,逐一做真菌学检查,部分做病理检查。采用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联合疗法治疗。结果 颜面孢子丝菌病的皮损形态复杂,其中淋巴管型占9.72%,局限型占90.28%,有明确外伤史的26.4%。以碘化钾为基础的联合治疗,6~8周全部治愈。结论 皮损表现和真菌学检查是诊断孢子丝菌病的重要依据。颜面孢子丝菌病形态分布以局限型为主。基层误诊率高达16%。碘化钾为首选基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GF - β1对全层角膜移植术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活化的影响 ,来阐明TGF -β1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 ,为治疗角膜移植排异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CD4 ,CD8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对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 、CD+8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TGF - β1组角膜移植术后 7、14、2 8dCD+4 活化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自体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应用外源性TGF - β1治疗 ,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 ,以及非特异性炎症介导的移植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5.
胡琦  冯广忠  徐锦堂  崔浩 《眼科研究》2002,20(6):545-545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MBRVO)临床上较为少见,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中占19.5%,由于视网膜水肿侵犯黄斑,因此视力受累比较严重.为了探讨MBRVO视力损害的机制,我们对30例MBRVO的黄斑无血管区变化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单眼开放性眼外伤对双眼的影响,为伤眼及对侧眼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提供双侧对比的直接依据。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眼外伤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8只。单纯穿通伤组以右眼颞上10点位为中心距角巩膜缘后1.0mm做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长约2mm,深达玻璃体腔,切口处造成色素膜嵌顿,色素膜外露部分与切口缘平行,切口不予缝合;异物伤组在此基础上于切口处分别置入玻璃体腔1.0mm×1.5mm大小长方形双面刀片或1.0mm×1.0mm×1.0mm大小石粒一枚。致伤后不予处置,观察眼部表现,四组内再随机均分为四小组,分别于致伤后2、4、6、8周处死。放大镜下摘除双眼眼球,冰冻切片,HE染色,数码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单纯穿通伤组伤眼在2周时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急性炎症;4周始观察到脉络膜增生肥厚、单核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特点;8周时可见1例眼球萎缩。异物伤组伤眼病理组织学在2周时均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炎症;4周时观察到脉络膜慢性炎症改变的程度较单纯穿通伤组重;6周始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性改变明显;8周时大部分伤眼眼球萎缩。结论:(1)眼内异物存留是发生化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2)单纯穿通伤及球内异物伤合并色素膜嵌顿8周内未见伤眼及对侧眼任何交感性眼炎的典型及非典型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由于交通事故和工业外伤的增加,眼眶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眶壁骨折修复术后残留的眼球运动障碍仍是眼科界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对近年来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概况进行总结,认为针刺眼周穴位治疗该病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与选穴及介入时间密切相关,并建议临床上进一步观察该治疗方法的疗效,以便为该病提供一套系统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背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已被证明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限性疾病。研究表明 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EAu的调控,但其作用机制尚有待研究。目的探讨EAU中 CD4+CD25+T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按照Caspi的方法提纯牛视网膜S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后,于24只Lewis大鼠右后足底部注射0.1ml制作EAU模型,4只未处理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后每日州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部变化。造模后7、12、15、21d处死动物,取大鼠视网膜、引流淋巴结、脾脏,对大鼠眼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前进行病理评分。对各时间点收集的大鼠视网膜、引流淋巴结、脾脏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时间点3种组织中 CD4+CD25+T细胞的表达情7兄。结果造模7d后大鼠睫状充血,虹膜血管扩张;15d后炎症达高峰,前房大量炎性渗出;21d后炎症消退。眼部病理评分结果与临床所见一致,造模15d组病理评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正常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有2.0%CD4+T细胞表达CD25,造模组 CD4+CD25+T细胞表达增加,亓在EAU高峰期达最高,EAU消退期轻微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D4+CD25+T细胞在EAU动物模型炎症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与炎症反应有关,提示 CD4+CD25+T细胞参与EAU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对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RD)术前、术后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方法:应用Retiscan图像系统对101例RD患者的101只患眼及未网脱眼术前和术后的视功能进行MERG检测。测试野水平视角为±30°,垂直视角为±30°,采用ERG-jet电极,在8min(分8段)记录64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视网膜脱离区域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对侧眼相应值均明显降低(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对侧眼相应区域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01):视网膜脱离区域术后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术前同一区域均有明显提高(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术前同一区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01);视网膜脱离区域术后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对侧眼对应区域均有明显降低(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对侧眼相应区域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01)。结论:多焦ERG能客观定量评价RD 术前、术后的视功能;视网膜脱离手术虽然能达到解剖复位,却不能完全达到功能复位。  相似文献   
10.
胡琦  冯广忠 《现代康复》2001,5(11):100-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