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冉守连  汤德刚 《安徽医药》2003,7(2):119-120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例CSDH,就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防治和预后进行临床探讨。结果 CSDH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初诊误诊率达50%,积极治疗治愈率达100%。结论 应重视CSDH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睡眠、运动及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 50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疗程后应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价其睡眠、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和Hoehn-Yahr(H-Y)分级评价运动功能,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的多巴胺类药物剂量及其变化,并对相关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高压氧治疗4疗程后PDSS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其中第1项睡眠质量、第2项入睡困难和第12项肌张力障碍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关"状态下UPDRSⅢ评分及H-Y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轻(P<0.05);治疗后多巴胺类药物减少24.4%(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除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外,对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因“言语不清、视物模糊2个月”于2007年2月16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双眼视物模糊,以右眼明显,同时感到双下肢无力,但仍能工作。2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以视力下降明显,无视物重影,跌倒过1次。无发热、头痛及呕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有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按Brunnstrom分期综合相应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为标准,治疗前和治疗15天一个疗程后各评定一次,治疗2个疗程后再次评定。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120例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将其分为正常组76例(对照组)和异常组44例(研究组)。对每例患者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及卒中后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进行两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抑郁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与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严重性是相关的,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药物(黛力新)治疗6周,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Zung量表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结果:治疗组Zung量表、HAMD评分治疗后减分明显,ADL评分明显增加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0例除常规内科治疗外,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20min/次,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10d分别进行SNSS和BI评定。结果在治疗后10d,SNSS评分和BI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报告10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KHDC)并发癫痫患者。其中8例原发病为脑血管意外,2例原因不明。8例为局灶性发作,2例为全身强直性发作。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于应用甘露醇及激素2~7天后出现NKHDC并发癫痫。本组均经补液、降血糖及口服卡马西平后病情好转6例,死亡4例。本文对NKHDC并发癫痫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 培哚普利、缓释硝苯地平是近年兴起的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前者为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者为硝苯地平缓释剂。为观察其疗效,我们选择了老年高血压病Ⅱ期病人59例,通过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测定,了解其作用,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Ⅱ期病人59例,血压在22.1~28.5/12.6~15.5kPa,随机分为2组,培哚普利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5±6岁(60~76岁);缓释硝苯地平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66±5岁(61—78岁)。2组经统计学处理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口服西酞普兰和乌灵胶囊,西酞普兰组和乌灵组分别口服西酞普兰乌和灵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评定抑郁情况;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8周HAMD评分乌灵组明显改善(P<0.05),而西酞普兰组和联合组均极显著改善(P<0.01),且联合组较乌林组、西酞普兰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NIHSS评分,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P<0.01);BI评分,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极显著上升(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而MMSE评分治疗8周后3组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无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乌灵胶囊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