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优甲乐治疗各3个月,并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症状积分和随访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脱落12、6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各时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维持在4.0 μIU/mL以下,始终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乏力、怕冷、颈部憋闷、手脚肿胀感、腹胀、甲状腺肿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乏力、颈部憋闷、腹胀、甲状腺肿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怕冷、手脚肿胀感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预后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祛腐生肌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拔毒生肌散合溃疡油换药加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以银离子抗菌辅料换药加中药口服治疗,疗程12周,收集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占93.3%,显效2例,占6.7%,平均愈合时间为(7.3±0.16)周;对照组痊愈21例,占70%,显效3例,占10%,好转6例,占20%,平均愈合时间为(9.6±0.77)周,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2组在溃口愈合时间、溃口面积变化、窦道深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外观评分、局部肿块大小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者。结论:应用拔毒生肌散加溃疡油袪腐生肌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可促进溃口愈合,减轻乳房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疗效,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对甲状腺癌的证候及各证候指标进行专家调研,初步确立甲状腺癌证候和证候指标,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两轮《甲状腺癌中医辨证专家问卷调查表》,对全国30多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甲状腺癌证候及证候指标的重要性和熟悉性判定、术前术后证候分类、证候判定标准等内容。筛选、整理问卷条目,初步建立甲状腺癌中医辨证专家共识。结果两轮调查问卷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3份和36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与92.31%。第一轮专家调函克郎巴赫(Cronbaeh’sα)系数为0.297,经调整与修订,第二轮专家调函Cronbaeh’sα系数为0.696,调函内部一致性较高,可以接受。第一轮调查肯德尔和谐系数(W系数)为0.214,第二轮调查W系数为0.382,提示专家对甲状腺癌证候的评价意见协调性较为一致。最终将本病的中医证候确定为痰瘀互结证、肝郁气滞证、瘀热伤阴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术前为多,气阴两虚证术后多见。结论基本建立了甲状腺癌中医辨证专家共识,对促进甲状腺癌辨证规范,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该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辨证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30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四诊信息,并进行量化分级,建立数据库,根据每例患者的量化得分情况,运用"样品聚类分析方法(Q聚类)"进行聚类,得出每一类别的四诊信息比重。根据四诊信息比重、前期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形成的甲状腺癌证候初步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证候判断。结果将30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聚成9类,分别用A1~A9表示,其中A1类频数为77例、A2类7例、A3类1例、A4类7例、A5类105例、A6类7例、A7类87例、A8类11例、A9类2例,结合临床实际和专家经验将A1、A7;A5、A6;A3、A4合并,分别判断为气阴两虚证(164例,占53.9%);肝郁气滞证(112例,占36.8%);脾肾阳虚证(8例,占2.6%);A2判断为瘀热伤阴证(7例,占2.3%);A8、A9四诊信息比重分散判断为其他类证候(13例,占4.4%)。结论甲状腺癌术后中医证候分布具有规律性,聚类分析结合专家经验进行中医证候的判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从Treg/Th17细胞因子失衡角度探讨其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机制。方法运用猪甲状腺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和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注射法及高碘喂养法复制EA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中益气组、优甲乐组、补中益气+优甲乐组,药物干预2个月后,取大鼠脾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脾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ORγT、IL-17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Foxp3、TGF-β基因表达减少(P0.05),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组、优甲乐组、补中益气+优甲乐组RORγT、IL-17基因表达下调(P0.05),蛋白表达减少,RORγT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TGF-β基因表达上调(P0.05),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各组组间比较,仅优甲乐组Foxp3蛋白表达高于补中益气组(P0.05),RORγT、IL-17、TGF-β蛋白和基因表达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能够抑制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方辅助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胱抑素-C(Cys-C)水平和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解毒化瘀方治疗。分别比较2组血清炎性指标、肾脏相关指标、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血清炎性指标水平、肾脏相关指标水平、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胃肠道和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解毒化瘀方能够调节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和肾脏相关指标水平,改善脓毒症所致器官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