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平滑肌肿瘤 (间质肿瘤 )发生率较低 ,临床误诊率高。我院自 1983年 4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小肠平滑肌肿瘤 16例 ,术前无 1例确诊 ,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2 8~ 5 4岁 ,平均年龄 43岁。空肠 9例 ,回肠 7例。术前误诊 :消化道急性出血 4例 ,肠梗阻 8例 ,腹膜炎 3例 ,肠结核 1例。标本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切片 ,HE染色。1 2 病理诊断 :小肠平滑肌瘤 11例 ,小肠平滑肌肉瘤 5例。2 讨论2 1 小肠平滑肌肿瘤临床上无特异性体征 ,亦无特异性检测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人内脏小动脉内膜病理变化,以及降压治疗对此的干预情况。方法:用外科、妇科手术切除的高血压病人内脏,作小动脉内膜的病理观察。同时取血压正常者内脏小动脉作对照。结果:37例高血压病人小动脉切片中21例有内膜增厚,增厚的内膜呈偏心性,有16例小动脉内膜正常,有内膜增厚的21例平均血压(145±13.5)/(95.4±10.8)mmHg,内膜无增厚的16例平均血压(140±13.8)/(87.6±6.5)mmHg,P>0.05。同期血压正常的内脏小动脉无一例有内膜增厚。结论:提示高血压病人小动脉内膜增厚病变除与血压增高有关外,可能与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杜氏病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 1986年~ 2 0 0 2年收治的 12例杜氏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杜氏病患者均为男性农民 ,术前有反复呕血及黑便史。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 2 4h内进行胃镜检查 ,是目前诊断杜氏病的主要手段 ,及时手术是治疗杜氏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PFTC进行组织学观察,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2例PFTC均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间断性阴道液性分泌物增多和盆腔包块。肿瘤组织位于输卵管腔内,呈复杂的乳头状或管状乳头状排列。术后随访2年,1例无复发和转移,1例死亡。结论:PFT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上应注意与转移性输卵管癌鉴别。  相似文献   
5.
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样肉瘤(LGFS )是新近报道的一种软组织恶性肿瘤,有其特殊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本文报道1例左下肢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样肉瘤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及鉴别诊断等作一探讨,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61岁,因发现左大腿肿块13年入院.肿块开始体积小,后不断生长、增大,近2个月来生长较快.查体:左大腿中下段内侧见15 cm×15 cm×8 cm肿块,境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好,无压痛,皮肤表面静脉不怒张,无破溃.MRI检查示左大腿远端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 al tumors,G IST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并探讨其概念及诊断标准。方法30例G ISTs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G ISTs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0%;神经源性分化型10%;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20%;未分化型30%。未分化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为V im entin和CD34阳性(100%)。本组研究按Lew in提出的标准判断G ISTs的良恶性,结果为良性G ISTs15例,潜在恶性G ISTs6例,恶性G ISTs11例。结论尽管G ISTs的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其免疫组化表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HNL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病变淋巴结多位于颈部,呈轻、中度肿大(<3cm),男女之比为119,活检标本多破碎(22/32),形态特征为细胞碎片、增生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大小不一凝固性坏死灶,无中性粒细胞。结论根据组织形态、细胞成分,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化脓性肉芽肿3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32例PG行常规检查,其中8例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并对18例进行了随访。结果:32例PG病人年龄13~66岁,平均36岁;男10例,女22例;病变位于头面部25例;肿瘤平均1cm大小;26例病变呈息肉状;肿瘤位于皮肤或粘膜内,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形成分叶状结构;血管内皮细胞CD34(+),血管周梭形细胞SMA(+);3例(16.7%)复发。结论:PG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病程上有明显特点,少数可复发。肿瘤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血管周梭形细胞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毛细血管瘤样增生形成小叶结构。  相似文献   
9.
郭以宝  周张雷  倪代华 《吉林医学》2011,(10):1913-1914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2例结节性筋膜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结节性筋膜炎病程83.3%(10/12)不超过3个月;年龄75%(9/12)发生于20~40岁;发生部位75%(9/12)为上肢;病变直径83.3%(10/12)在1~3 cm之间。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为纤维母细胞形成"S"形的漩涡,核分裂象常见;纤维母细胞之间形成裂隙和小囊;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外渗的红细胞;水肿和粘液变性的间质。结论:诊断结节性筋膜炎应抓住其临床特点、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学特征,掌握其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孕妇 29岁,第 1胎 ,孕 39周,平素体健,住院待产。常规彩超检查:胎儿头环光整,颅内血流信号正常,脊柱、四肢、胸腹壁及内部脏器均正常,心尖四腔观:胎心右室腔见 49mm× 37mm高回声肿块,一侧与室间隔紧紧相连,上缘与三尖瓣相连,占据整个心室腔,随心动周期活动,其余心腔相对小,二尖瓣形态、回声正常, CDFI示肿块内部无血流信号,二尖瓣口前向血流呈红色,流速 2m/s,肿块右侧壁右室腔见窄带红色血流,流速 3m/s。三尖瓣与肿块无法区分开,瓣口未见前向血流信号,于房间隔中部卵圆孔处见红蓝相间穿隔血流信号,以红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