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126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斑块数目,目测斑块的密度,测量病变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类型斑块的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检出57例患者存在111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其中31例为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钙化斑块79处,2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13处,1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混合斑块19处,15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伴冠状动脉狭窄≥50%的比例明显高于钙化斑块(均P〈O05)。结论16层CT能同时检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无狭窄的斑块,并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存在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采用目测斑块密度的方法,16层CT还可以方便的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初步分类,发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但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也较常见,并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心电门控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分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1%、58%、100%。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S100B浓度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ACI患者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各120例,采用ELISA测定血浆S100B浓度,分析ACI患者血浆S100B浓度的变化及与CT表现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浆S100B浓度(231.4±109.6)pg/ml较健康体检正常者(52.6±16.9)pg/ml显著升高(P〈0.001)。不同部位ACI患者血浆S100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面积ACI患者血浆S100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血浆S100B浓度与ACI面积显著相关,可用于反映ACI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2004年WHO公布了新的肾细胞癌组织学分型法,即将肾细胞癌分为10个亚型,其中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肾癌的10.0%~18.5%。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其CT影像表现相对于其他类型肾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笔者选取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逆转卵巢癌顺铂(DDP)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卵巢癌SKOV3细胞,采用DDP构建SKOV3/DDP耐药细胞株。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检测RES和DDP对SKOV3/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RES对微RNA-361-3p(miR-361-3p)的调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和DDP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转染miR-361-3p抑制剂后检测DDP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终浓度4μmol/L对SKOV3/DDP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可作为最大安全浓度。RES+DDP组的IC50明显低于DDP组(P<0.05)。RES可明显上调SKOV3/DDP细胞miR-361-3p的表达(P<0.05)。miR-361-3p抑...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B浓度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110例,采用ELISA测定血浆S100B浓度,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B浓度的变化及与CT表现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B浓度(242.6±112.7)pg/ml较体检健康者(54.2±15.3)pg/ml显著升高(P<0.001)。血浆S100B浓度与血肿体积呈显著相关性(P<0.001)。脑室出血患者血浆S100B浓度显著高于非脑室出血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100B浓度与血肿体积和脑室出血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一个标志物并可用于反映脑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头颈动脉CTA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征及头颈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79例,TIA 93例,采用头颈动脉CTA检查,分析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结果:164例患者头颈动脉多层CTA图像满足诊断要求,125例显示有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单纯脑动脉狭窄74例(59%)、单纯颈动脉狭窄32例(26%),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19例(15%).单纯脑动脉狭窄、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发生率在脑梗死组较TIA组高,其中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面积脑梗死及分水岭脑梗死的部位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及Willis环有一定的相关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皮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部位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均较高.单纯脑动脉狭窄、颈和脑动脉狭窄并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侧别及Willis环与脑梗死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同时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左前降支心肌桥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右心室的关系.方法 17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左前降支壁冠状动脉的长度、深度及其与右心室的间距,记录壁冠状动脉的行程,分析其壁冠状动脉的深度及走行方向与右心室的关系.结果 40例心肌桥中,位于左前降支44处.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1.0 mm组中,壁冠状动脉深度≥1.0 mm、<1.0 mm的比例分别为63.16%,36.84%;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1.0 mm组,壁冠状动脉深度≥1.0 mm、<1.0 mm的比例分别为32%,68%.2组中壁冠状动脉深度有显著差异.11处(57.89%,11/19)壁冠状动脉走行向右心室偏曲,且与右心室间距<1.0 mm.结论 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取决于其壁冠状动脉的深度及其走行方向.MSCT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桥的形态特征,对其手术和介入治疗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IPMT)的MSCT和MRCP表现特征。方法:对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IPM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胰腺钩突部2例、头部1例、体部1例、尾部2例、多发胰管受累2例。症状多为慢性上腹痛。影像表现为分支胰管或主胰管扩张,呈单囊或多囊状,囊内有附壁结节、黏液栓子或分隔,病灶与主胰管相通,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膨大。ERCP确诊IPMT5例,手术后病理确诊3例,其中腺瘤、交界瘤、腺癌各1例。结论:胰管内黏液乳头状瘤的MSCT和MRCP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征,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