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脊膜损伤的分型处理及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硬脊膜损伤44例及术后脑脊液漏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4例硬脊膜损伤均经修补手术,9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2例经二次手术修补硬脊膜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及脑脊液囊肿。结论:对于发生的硬脊膜损伤进行修补,术后正规保守治疗,大多数脑脊液漏可以保守治愈,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再次手术重新修补硬脊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脊膜损伤的分型处理及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4月44例硬脊膜损伤及9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4例硬脊膜损伤均经修补手术,9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2例经二次手术修补硬脊膜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及脑脊液囊肿。结论对于发生的硬脊膜损伤进行修补。术后正规治疗,大多数脑脊液漏患者可以保守治愈,少数无效者需再次手术重新修补硬脊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9.6月。按Karlsson评定标准,A级17例,B级4例;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或延长治疗轻、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结果 26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治疗21例,完全改善19例,2例部分改善;5例将挛缩的臀筋膜作"Z"形延长以治疗合并骨盆倾斜者,4例完全消失,1例部分改善.结论 经臀肌大转子顶端小切口进行臀部挛缩组织切断松懈对治疗轻度臀肌挛缩症简单有效,对重症臀肌挛缩症合并骨盆倾斜的可行挛缩带延长术以矫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后椎旁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edicle screw fixation,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horacic and lumbar fracture,TALF)的疗效。方法笔者抽选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TALF患者,均予以PSF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和观察组(n=49,采用改良后椎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度的差异。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2周、1个月VAS评分,术后1、3d 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椎旁入路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损伤少、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缓解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前、后入路内固定术对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79例在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和椎管占位程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前入路组)42例和对照组(后入路组)37例。结果:两组研究对象1年后随访时 ASIA 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改善明显,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和椎管容积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 角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入路固定术可以较快恢复伤椎高度、降低 Cobb 角度,后入路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并发症较少。两种手术术式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临床手术中应根据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33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33例经9~46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平均86.3分,优良2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恢复快,下床早,能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