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培训的内容,运用ABC时间管理法。结果:新上岗护士完成培训内容,顺利完成当班的工作。结论: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使新上岗护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无需辅助呼吸且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日龄10d的30~36周早产儿,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对照组,袋鼠式护理组在进行静脉穿刺前20min按袋鼠式护理方法与母亲接触,并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维持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以俯卧位置于温箱中;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喊持续时间。结果: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过程中,袋鼠式护理组心率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7月~11月采用PICC置管和周围静脉留置针的危重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比较两组穿刺次数,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穿刺次数少、置管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可应用于新生儿抢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维碘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用皮维碘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5.853,P=0.016)。结论: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用皮维碘外敷,疗效显著,可提高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出生立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新生儿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无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38例,分为观察组70例,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照组68例,出生未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呕吐例数、第1次吃奶量,出生后24小时吃奶总量、出生后第4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70例新生儿仅1例出现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出生后第1次吃奶量、出生后24小时吃奶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第4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呕吐,对新生儿消化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care unit,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对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 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新生儿自身因素、药物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消毒液因素.结论 对造成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护理干预,达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42例早产儿采取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包括在温箱内保暖,病房环境的改善,加强喂养,预防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强调光线和声音的生长环境等.观察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早产儿实行舒适护理能促进生长发育,促使早产儿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插胃管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插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经鼻插胃管法,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呕吐、呛咳、紫绀发生及插管一次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一次成功率高,呛咳、紫绀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插胃管法一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