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本期杂志,Nissen及其同事^1报道了他们积极降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研究(Reversal of Atherosclerosis with Aggressive Lipid Lowering,REVERSAL)的发现。该试验对普伐他汀(40mg)与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进行了比较。REVERSAL研究得出两个首创性成果。第一,试验一开始就应用降脂效果最明显的阿托伐他汀并维持在有效降低LDL-C的剂量。这种治疗措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优于普伐他汀,为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了充分安全的他汀治疗方案。第二,研究采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证实了阿托伐他汀的优点。该技术通过观察冠状动脉内膜来测量斑块。尽管该研究成果显著,但是,明确该研究为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脂质治疗带来了哪些新的认识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4S) [1] 、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 [2 ] 、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 (CARE) [3 ] 、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干预 (LIPID) [4] 和空军 /得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 (AFCAPS/TEXCAPS) [5] ]充分证明降脂治疗具有能显著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巨大益处 ,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 ,调脂治疗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认识不断深化。强化降脂是相对于一般降脂而言更为积极的降脂治疗 ,强调达到目标值或更…  相似文献   
3.
对开展胆固醇教育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饮食结构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冠心病与高脂血症有密切关系,高脂血症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无形杀手.但是,患者、公众和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在基层单位)对血脂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如何控制高脂血症、遏制冠心病继续增长的势头,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重挑战,为此,卫生部开展十年百项计划"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推广"项目(即胆固醇教育计划),此项目由胡大一教授负责,重点在中国开展胆固醇教育的普及活动,以提高广大医师和公众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做好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调脂药物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最严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血管的治疗领域业已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形成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在内的三大部分,新认识、新观点和新思想也不断推出。药物的开发更是日新月异,新药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冠心病现代疗法之一的降脂治疗进展迅速,成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ACC/AHA/NHLBI)发布了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及其安全性的临床建议,总结了当时对他汀类药物使用(着重于肌病)的认识,提出了合理使用他汀的建议,包括他汀类治疗的注意事项、禁忌证和安全性监测。这对于提高人们对他汀安全性的认识,促进他汀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断大剂量他汀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入院时及出院后持续使用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包括非ST段抬高者在内)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大剂量治疗后血清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方法接受标准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在入院24h内即开始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并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继续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d),出院后均接受长期随访,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记物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持续大剂量(40mg/d)用药组(A组,50例)和大剂量中断组(B组,0-20mg/d,6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时期炎症标识物水平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后除他汀药物外的其他治疗情况无明显不同;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个月的大剂量调脂治疗。(2)两组患者的hs-CRP、IL-6等水平随服用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B组患者在中断大剂量治疗后hs-CRP、IL-6的降低程度不如A组;第6个月时B组患者的hs-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的A组患者(hs-CRP:2.62(1.41~16.12)mg/L vs 1.53(0.36~7.92)mg/L,P〈0.01;IL-6:9.61(3.26~17.86)ng/L vs 5.26(0.20~10.51)ng/L,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坚持大剂量他汀调脂治疗后hs-CRP等炎症标识物水平持续下降,中断大剂量治疗后炎症标识物水平将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他汀与癌症     
他汀是目前强效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成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众多冠心病危险因素中,胆固醇是最重要的致病性因素,降低胆固醇业已成为现代冠心病防治的重要方面。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调脂治疗的理论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和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9.
国外研究证实中等或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可更多获益.而国内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10 mg,关于20 mg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资料较少.本试验旨在对比观察10 mg 和20 mg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中调脂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脉血运重建术后患者长期应用心脏保护性药物的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85例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血运重建术患者出院时服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调脂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比例分别为90.6%、88.5%、74.7%和76.3%,在平均(16.89±4.29)个月后,相心服药比例分别足93.5%、78.5%、48.9%和52.1%:服药剂量也呈相似趋势;停药原因中,医生未予处方的占31.0%,患者不合作22.7%,经济原因16.7%,换药及扭心副反应12.1%,达标停药9.1%,不良反应停药7.6%.结论:血运重建术患者长期服用有效药物的比例和剂最降低:患者认知和医生忽视是造成停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