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CO2激光切除扁桃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CO2激光组和对照组,CO2激光组用CO2激光系统切除扁桃体;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手术均有同一术者完成.观察、记录两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创面修复时间(伪膜出现及脱落时间)、术后再出血、术后术区瘢痕共7项指标.结果:CO2激光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CO2激光组(7.2±2.1)mL,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92±35)mL;CO2激光组术后疼痛及创面反映程度均轻于对照组;CO2激光组较对照组伪膜出现时间早、脱落晚;两组均无术后再出血病例;术后12周动态观察CO2激光组与对照组术区瘢痕情况,仅对照组出现2例(3.92%)明显术区瘢痕.结论: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手术方法易掌握,是扁桃体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中及术后应用洁尔阴冲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鼻内镜手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洁尔阴和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3个月内,洁尔阴组治愈率66.67%,生理盐水组治愈率44.44%,2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洁尔阴组治愈率100%,生理盐水组治愈率91.11%,好转率8.89%。结论在鼻内镜手术中及术后应用洁尔阴液冲洗术腔,可以提高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嗓音显微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先进的显微技术,在力求治愈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发音功能的一种喉内手术,切除病变与改善发音功能是嗓音显微手术的两个主要目的川。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6年12月随访3个月以上的80例经嗓音显微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其中40例辅助术后嗓音矫治,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杰  董钏  蔡艳  付启红 《四川医学》2005,26(2):210-211
目的两种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孔头状瘤疗效的观察。方法分别采用鼻侧切开术和鼻内镜术操作。结果经x^2检验,总体上鼻内镜组的复发率、并发症率较鼻侧切开组低,不同分期的复发率、并发症率两组比较结果不一致。结论T1、T2、T3a期病变适宜鼻内镜术治疗,T3b、T4期病变最好采用鼻侧切开术或者两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杓状软骨脱位常因麻醉插管 ,内腔镜操作不慎及器械力量作用于声带突引起的声音嘶哑 ,喝水呛咳、喉部疼痛、杓状软骨区充血肿胀及错位等症候群。我院耳鼻喉科自 1996~ 2 0 0 1年间 ,在局麻治疗杓状软骨脱位患者 13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2 4~ 6 6岁。病程 10~ 30d。左侧杓状软骨脱位 10例 ,右侧杓状软骨脱位 3例。 12例因麻醉插管拔管后出现声嘶、呛咳、吞咽疼痛 ,1例术前安置胃管后立即出现声嘶、呛咳、吞咽疼痛。 10例声带位于旁正中位 ,3例声带位中间位。 8例…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刀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慢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7月到2005年7月治疗慢性鼻炎患者129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行双下鼻甲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出血、伤口反应情况,术后恢复时间、鼻腔通气功能及相伴症状改善状况。结果:129例患者随访观察1年,效果明显96例,显效29例,无效4例。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在慢性鼻炎治疗上,具有术中、术后反应轻、鼻腔黏膜损伤小、恢复时间快、鼻腔通气功能恢复佳、未出现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该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管石复位法(Epley法)和嵴顶耳石解脱法(Semont法)两种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1年1月就诊的后半规管BPPV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到两个治疗组,分别采用Epley法和Semont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眩晕改善情况,并随访3~12个月。结果两种方法的治愈有效率在治疗后1、2、3周,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法治愈有效率相近。治疗时可先选用Epley法,疗效不佳,再选择Semont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2岁。因用利刀自己割伤颈部6h,于1997年1月2日6时从外院急诊转入我科。检查:急性病容,失血貌,精神差。BP9067mmHg(1mmHg=0.133kPa),P100次min。颈前横位切口约8cm,颈前各肌断裂,环状软骨弓全缺失;气管1,2环切断,甲状软骨板完整;两侧胸骨舌骨肌切断,颈部各大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