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与普通钢板(ordinary steel plate,OSP)治疗闭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闭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组(ALP组)和普通钢板内固定组(OSP组),每组34例。ALP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0~63(35.16±8.45)岁;SandersⅡ型14例,SandersⅢ型20例;采用ALP内固定治疗。OSP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9~63(35.05±8.39)岁;SandersⅡ型19例,SandersⅢ型15例;采用OSP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6、12个月B?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于术后6、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伤残指数评分(foot and ankle disability index,FA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4(12.06±0.8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和再次骨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螺钉松动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ALP组B?hler角、Gissane角高于OSP组(P0.05);且ALP组B?hler角、Gissane角改善幅度高于OSP组(P0.05)。ALP组术后6、12个月AOFAS评分均高于OSP组(P0.05),但两组AOFAS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术后6、12个月FADI评分高于OSP组(P0.05)。结论:与普通钢板相比,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螺钉松动,减少并发症,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逆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3月,根据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范围,采用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逆行皮瓣修复18例,皮瓣切取面积4.0cm×2.5cm-3.0cm×2.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4-10个月,拇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血运可靠,术后皮瓣外形好,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磷酸钠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关节功能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 d给予钙尔奇D片(1片/次,1次/d)、骨化三醇胶丸(25μg/次,2次/d)口服,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仑磷酸钠片(10 mg/次,1次/d)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假体周围7个兴趣区(ROI 1~7)的骨密度水平。结果:术后7 d,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为18.00%(9/50),对照组为16.00%(8/50),二组比较无差异;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分别为74.00%(37/50)、90.00%(45/50),对照组分别为42.00(21/50)、72.00%(36/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假体周围7个兴趣区的骨密度水平比较无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假体周围骨密度较术后7 d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ROI 1和ROI 7区骨密度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除ROI 4区外,其他各兴趣区骨密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磷酸钠片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假体周围骨密度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和易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 年2 月—2015 年7 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6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骨折类型分为难复组和易复组。难复组患者28 例,利用骨膜剥离器辅助复位后行髓内固定;易复组患者 32 例,常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等 指标。患者术后3 个月、1 及2 年进行定期随访,采用ZUCKERMAN 髋部骨折恢复量表(FRS)和欧洲五 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 髋部疼痛程度。结果 易复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难复组(P <0.05),围术期总体出血量少于难复组(P <0.05)。 两组患者住院日、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易复组患者关节功能优于难复组(P <0.05);但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独立行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 转子间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易复性骨折比较,难复性骨折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整体疗效略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