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1例实施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56例,采用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监测两组用药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HR、R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麻醉副作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1例实施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56例,采用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监测两组用药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HR、R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麻醉副作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在ICU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小剂量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支持期间的镇静效果,旨在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而又经济的镇静方案。资料与方法选自1998年6~10月期间进入ICU的患者。对满足以下条件者随机分组:(1)年龄>16岁;(2)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3)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9分[1]。有下述条件之一者不列入本研究;(1)代谢或神经系统疾患引起意识障碍;(2)颅脑损伤或神经外科手术;(3)除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外使用肌肉松弛药;(4)过度肥胖。镇静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短(<24小时)…  相似文献   
4.
2005~2007年,我院开展心脏不停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激光心肌打孔血管重建术 (TML R)是一种建立在心肌解剖结构和仿生学基础上的全新概念的治疗手段 ,为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远端管腔细小者 ,不适宜做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 ,提供了新的选择。现将 16例 TML R术的麻醉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16例 ,术前心绞痛频繁发作者 12例 ,有心肌梗塞病史者 6例 ,其中 2例梗塞部位在 2处以上。男 14例 ,女 2例。年龄 46~ 77岁 ,平均 6 2 .5岁。体重 5 6 .5~ 98kg,平均 6 7.93kg。心功能 ~ 级 ,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2 5 .5 %~ 6 4%。2 麻醉及监测 术晨胸…  相似文献   
6.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以其起效快、阻滞完善及阻滞平面可控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我科将CSEA用于直肠癌手术,并与两管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7年2月至1999年3月86例ASA~级的择期直肠癌手术患者,年龄26~78岁,体重42~75kg,男51例,女35例。入手术室前均补液500~1000ml,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肉注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1.2 方法 A组(两管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于T11~12,L3~4两点硬膜外穿刺,均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法在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通气指标的差异.方法 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病例42例,分为观察组(喉罩组,22例)和对照组(气管插管组,20例).监测两组置管前(T1)、置管后1 min(T2)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气道峰压(Ppea)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后3d随访记录咽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T2和T3时对照组HR、SBP、Ppea和PETCO2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5例发生咽喉痛,对照组为16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麻下喉罩通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有效通气,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全麻加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观察全麻加颈丛阻滞与单纯全麻、单纯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资料与方法36例ASAⅠ~Ⅱ级甲亢病人 ,术前经内科治疗 ,具备手术指征。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男 12例 ,女 2 4例 ,年龄18~ 44岁。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2例 ,Ⅰ组 :全麻加颈丛阻滞组 ;Ⅱ组 :全麻组 ;Ⅲ组 :颈丛阻滞组。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东莨菪碱 0 3mg。Ⅰ、Ⅱ组均用咪唑安定 0 2mg/kg、异丙酚 2mg/kg、芬太尼 4μg/kg、琥珀胆碱 1 5mg/kg ,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以维库溴铵静注和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术中间断追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改良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术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T3、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丙泊酚用量、OAA/S评分、术后3、5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镇痛效果确切,能够减少围术期HR、SBP、DBP的波动,减少丙泊酚用量,患者术后苏醒较快,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食管巨大铁钉异物1例吕军吉吴士光严恒文病人女,67岁。精神病史15年。2年3个月前精神病发作时吞下一颗巨大铁钉,吞服后曾告诉家人,因是患病时叙述,又无明显异常,未引起注意。3个月前病人进食有时出现梗噎感;1个月前饮水有时呛咳,症状逐渐加重。食管钡剂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