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颞下锁孔入路解剖学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颞下锁孔手术解剖学研究.并采用该入路手术切除8例颅内肿瘤.结果颞下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鞍上区、脚间窝、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岩骨尖最大磨除面积为306mm2.肿瘤全切除7例(87.5%).结论经颞下锁孔入路能很好地处理鞍上、岩斜区、脚间窝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等措施的综合治疗.其中3例为初治病例,3例为复发病例.6例术中送冰冻病理,切缘均阴性.结果 5例整块全切除的患者随访20个月以上,无复发;1例分块全切除的患者,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并发症包括3例气颅,2例精神症状,1例脑脊液鼻漏.结论 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宜选择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可采用经额下入路,无瘤原则和颅底重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58个听神经瘤均经枕下乙状窦后Keyhole入路,在全程电生理监测下应用"4S(4 steps)"法切除肿瘤:1S:显露、切开、剥离内耳门周围硬脑膜;2S:磨除内听道后壁,游离其内肿瘤组织,找到面、听神经;3S:囊内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使之"囊皮化";4S:免电凝、无张力顺行剥除"囊皮",保护面、听神经及其血供,会师内耳门,全切肿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偏瘫病例。肿瘤全切除57例(98.3%),面神经解剖保留58例(100%),听神经解剖保留35例(60.7%);最后一次随访时面神经功能保留(House BrackmannⅠ~Ⅱ级)48例(82.7%),有效听力保留19例(32.7%);术前有残存听力者,有效听力保留17例(40.4%)。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Keyhole"入路、4S法微侵袭技术切除听神经瘤创伤小,肿瘤全切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颅底沟通肿瘤因其周围结构复杂而常需多学科合作处理。本研究探讨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合作处理颅底沟通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合作处理50例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底16例,侧颅底11例,中央颅底17例,后颅底(颈静脉孔)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6例,其中良性肿瘤4例(垂体腺瘤3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1例),脊索瘤2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随访3-34个月,平均18个月。失访6例,肿瘤复发6例,再手术3例,伽玛刀治疗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为恶性神经鞘瘤手术后5个月死于心肌梗塞。其余病例无症状性复发。结论:头颈外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密切合作能提高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Aurora蛋白激酶家族,包括Aurora-A、Aurora-B和Aurora-C,在细胞有丝分裂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urora-A定位于中心体和纺锤体,主要参与中心体的成熟、分离和纺锤体形成,还参与p53通路、细胞凋亡和有丝分裂的调节等。Aurora-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着高表达。它的高表达可能会导致基因的不稳定和肿瘤的发生,与某些肿瘤的预后相关。最近对其三维结构的测定推进了对激酶抑制剂的研究,希望能够发现新的抗癌因子。Aurora-B参与染色体调节、分离,并在纺锤体检查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urora-C和AuroraB共同参与哺乳动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和胞质分裂。  相似文献   
6.
丘脑胶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经海  江澄川 《上海医学》1994,17(12):683-685
1983年至1993年,作者等收治经病理证实的丘脑胶质瘤30例,共中活检8例,常规开颅手术切除肿瘤15例,CT定位开颅显微激光切除肿瘤7例。无手术死亡。2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5年),15例生存,平均生存2.8年,10例死亡,平均生存0.9年。作者认为无颅内压增高、占位效应不明显的丘脑胶质瘤首选活检加放疗;颅内压增高严重,占位效应明显者宜开颅切除肿瘤。肿瘤较小者选择立体定向显微激光技术切除可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 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对入路涉及重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拍照.结果 在4 cm×3 cm大小骨窗范围内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入路涉及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等,可较好的显露脑干腹侧间隙、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结论 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能取得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相似或相近的显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70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病死率达 30 %~ 5 0 %左右〔1〕。笔者报道并分析我科近 5年间 70例重型颅脑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死亡原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死亡 70例中 ,男 5 3例 ,女 17例。年龄 7个月~ 6 8岁 ,平均 37 2岁。伤后 3h内就诊的 33例 ,3~ 6h就诊的 10例 ,6~ 12h的 12例 ,12h以上 15例。1.2 入院时情况 全部病例均处昏迷状态 ,GCS 3分者 11例 ,4~ 5分 18例 ,6~ 8分 4 1例。入院时已双瞳孔散大者 13例 ,单侧瞳孔扩大 2 3例 ,双瞳孔缩小 6例 ,有 2 1例入院时呼吸或血压已不稳定。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9.
胶原蛋白海绵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倍菱牌胶原蛋白海绵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2例开颅手术病例,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局部贴敷脑组织渗血创面或置于骨窗缘硬膜外并悬吊硬膜,术中观察止血效果,术后观察硬膜外引流量,术后第3天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并与既往应用明胶海绵的病例相比较。结果 术中见局部渗血于3-10分钟内停止,术后引流量较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的病例明显减少。术后头颅CT复要未见局部血肿形成及异常混杂密度占位灶,硬膜与颅骨内板贴附良好。结论 倍菱牌胶原蛋白海绵止血迅速可靠,不肿胀,不变形,是一种良好的神经外科手术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进入第三脑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在10例成人尸头上,模拟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经室间孔入路及经脉络裂入路,观察与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随机观察50例正常人透明膈影像学资料。总结7例经胼胝体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①解剖结果:切开胼胝体后,直接进入透明膈间腔5例,进入右侧侧脑室4例,进入左侧1例;标本存在透明膈间腔且容易分开8例,占80%,无法分开2例;标本在穹隆缝区容易分开9例,分离较困难1例。②影像结果:透明膈位于中线41例,占82%,偏向一侧4例,第五脑室形成5例。③临床结果: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5例,经室间孔及脉络裂入路各1例。结论胼胝体切开后,首选经透明膈间腔-穹隆间入路进入第三脑室。若透明膈间腔无法分开,可经室间孔或脉络裂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