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苯咪唑系驱治肠道线虫新药,具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70年代即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为落实卫生部《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的防治目标,我国在对该药的不同剂型、不同剂量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效果观察,现综合报道如下。一、不同剂型的驱虫效果甲苯咪唑片剂常规剂量,蛔虫200mg顿服,bid,虫卵阴转率可达85~100%;钩虫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EGFP融合蛋白),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 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EGFP分子的上游,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转染COS-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 所构建的K^b-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HCⅠ类分子胞内动态分布及分子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和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研究内淋巴囊上皮细胞Na ,K -ATP酶不同 β亚基的表达。方法 采用豚鼠内淋巴囊冰冻切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Na ,K -ATP酶不同 β亚基mRNA在内淋巴囊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在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Na ,K -ATP酶不同 β亚基的阳性颗粒 ,β1亚基表达较弱 ,β2 亚基表达较强。结论 结合其他报道 ,内淋巴囊上皮细胞具有多种亚基异构体组成的Na ,K -ATP酶的表达 ,而结肠上皮、肾小管上皮的Na ,K -ATP酶几乎仅有α1β1型 ,提示其离子转运过程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肿瘤抗原P815AB抗原肽为模式抗原,研究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该肿瘤抗原表位肽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 用[^3H]-TdR掺入法研究CpG ODN体外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效应,用ELISPOT和[^3H]-TdR释放法检测不同构成形式的疫苗在体诱发特异性CTL应答的效应。结果 ODN1826在体外可刺激小鼠脾细胞显著增殖,经4次免疫,在“肽+ODN1826+IFA”组中,4  相似文献   
5.
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特异抗原P1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克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株的PIA基因以制备肿瘤DNA疫苗,方法 用RT-PCR方法制备PIA基因,以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CI-neo为载体,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体用克隆位点上游和下游的T7和T13启动了序列为测序引物,用自动测序仪测定鉴定克隆的正确性。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磷酸钙法转化293细胞,用RT-PCR法鉴定转化细胞中PIA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确构建了PIA/pCI-n  相似文献   
6.
人源多克隆抗血清识别的HBsAg模拟表位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获得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源抗血清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呈现模拟多肽,加深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B细胞表位的了解。方法 基于噬菌体小衣壳蛋白(gpⅢ)构建12氢基酸随机肽库,经混合多克隆人源HBsAg阳性血清的三轮筛选,阳性噬菌体经ELISA和竞争实验证实,并测定其对应呈现多肽的插入序列,分析其氨基酸序列与HBsAg的相似性,结果 两个噬菌体颗粒在ELISA实验中呈阳性,其中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研究报道融合基因 PAX3-FKHR与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但它对生肌调节因子的作用还不清楚 . 本研究拟探讨融合基因 PAX3-FKHR对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细胞分化及 MRF4表达的影响 . 方法:构建 PAX3-FKHR的真核表达质粒 , 采用脂质体法将 MRF4、 PAX3-FKHR先后转染入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RD细胞 , 观察转染前后 RD细胞生物学特性、形态学改变以及肌分化标志蛋白 MHC、α -actin的表达 . 结果:RD细胞在转染 PAX3-FKHR后细胞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及 MHC、α -actin的表达均无显著的变化 ; 在表达 MRF4的 RD细胞中转入 PAX3-FKHR后 , 细胞 MRF4表达无明显变化 , 细胞形态向低分化方向变化 , 细胞 MHC和α -actin表达显著下降 . 结论:融合基因 PAX3-FKHR转染对培养 RD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无明显影响 , 并不影响 MRF4的表达 , 但可逆转 MRF4促 RD细胞分化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并表达β2微球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并应用该蛋白建立一种全新的MHC-Ⅰ肽亲和力实验方法.方法 构建β2M-ZsGreen-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FT细胞表达,并以镍亲和层析法纯化,将该融合蛋白与表位肽共同与,12细胞反应,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2细胞标记绿色荧光的情况鉴定表位.结果 构建了B2微球蛋白-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得到融合蛋白,该蛋白可应用于亲和力实验,进行表位鉴定.结论 β2微球蛋白-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应用于亲和力实验鉴定CTL表位方法可行,步骤简便,适用于大通量表位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 antibody,Anti-MCV)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的RA患者51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6例(疾病对照组)和健康查体者3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计算DAS28评分,将RA组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RA组抗MCV抗体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均<0.01);活动组抗MCV抗体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均<0.01);经Spearmau相关性分析,抗MCV抗体的浓度水平与CRP及IL-6呈正相关,而与DAS28无相关性;抗MCV抗体与抗CCP抗体的诊断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是灵敏度高于抗CCP抗体.结论 抗MCV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且能提示RA病情的活动情况,可以成为新的辅助RA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是抗原蛋白中经抗原提呈细胞(APCs)处理,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并共同被T细胞抗原受体(TCR)特异性识别从而诱导相应的CTL克隆产生免疫应答的短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