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含量与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创伤患者急性期血糖(Glu)含量变化与动脉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及预后的关系。测定31例创伤患者术前的Glu含量,结合SBP、SaO2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创伤组术前Glu(8.14±2.47mmol/L)与正常组(4.72±1.38mmol/L)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6.37,P<0.001);SBP<8.0kPa(1kPa=7.5mmHg)与>8.0kPa组比较,Glu(10.32±2.37mmol/L比6.74±1.32mmol/L)和SaO2(0.74±0.37比0.91±0.1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01),并且SBP越低,Glu越高,SaO2呈直线下降;术前Glu与患者的预后也显著相关,死亡组术前Glu(12.53±1.73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7.35±1.56mmol/L),而SBP(4.29±4.13kPa)、SaO2(0.29±0.06)则明显低于存活组(分别为10.86±1.78kPa和0.88±0.08,P<0.001)。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就创伤患者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对预后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 ICU 病房,监测是不治疗危重病人的基本部份。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复杂的监测和治疗仪器。包括 ECG,有创血压计,光纤 Wwan-Ganz导管,呼吸流量计,呼气末 CO_2分析仪,脉搏血氧仪等。现代技术虽然使我们获得危重病人的详细病理生理资料,但却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复杂性,也使ICU 患者感到越来越不舒适。幸好无创监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应激反应弱,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常可连台手术,患者禁饮食时间较传统开腹手术为长,为了解这些患者的血糖是否会降低,我们对30例患者测血糖进行术前、术毕对照观察,旨在为术中输液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5~60岁,均为单纯胆囊结石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无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手术前日抽血测空腹血糖值。手术前晚21时开始禁饮食,禁食时间为12~19小时,自禁饮食至麻醉诱导前,全部病例均未输入液体。术前30分钟肌注哌替啶25~50mg、阿托…  相似文献   
4.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患者100例,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5、10、20分钟测定心率(HR)、收缩期血压(SBP)、脉博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压力(Paw)、呼气终末CO2分压(PetCO2)。结果表明,气腹5、10分钟后,HR、SBP、Paw、PetCO2显著增高(P<0.01),SpO2显著下降(P<0.05);随着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20分钟后,各指标与气腹前相比明显好转(P>0.05)。本文通过上述参数的观察,认为CO2气腹使腹内正压增加,膈肌上升,胸腔受到物理性压迫以及手术期间呼吸性酸中毒、缺氧、反应性交感神经刺激而致呼吸循环发生变化。故应强调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尤其对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同时,应将腹内正压控制在15~20kPa[1]。  相似文献   
5.
100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分别于气腹前后5、10、20min测HR、SBP、SpO_2、Paw、P_(ET)CO_2。结果为气腹5、10min后,HR、SBP、P_(w)、P_(ET)CO_2显著增高(P<0.001),S_PO_2显著下降(P<0.05);20min后,各指标与气腹前相比明显好转(P>0.05)。因而强调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尤其对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气腹压应控制在1.5kPa~2.0kPa。  相似文献   
6.
创伤患者呼气末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伤患者呼气末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照研究许太武丁玉兴杨绍琴张步振李晓亮高明任丽作者通过对动脉血CO2分压(PaCO2)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为创伤患者选择适当的血气分析时机,为调整术中呼吸方式和选用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8.
作者测定了55例脊柱手术患者术前仰卧位、俯卧位,麻醉后俯卧位和术毕仰卧位的呼吸频率(frequency,f)、潮气量(tidalvolume,VT)、每分通气量(minutevolume,MV)、血氧饱和度(pulseoxygensaturation,SpO2)和呼气终末CO2分压(endtidalPCO2,PetCO2)。结果发现,麻醉后俯卧位的VT、MV、SpO2明显低于术前仰卧位(P值<0.05);f、PetCO2明显高于术前仰卧位(P值<0.05)。若改为先将患者置于手术体位,再麻醉,其呼吸功能则比较平稳(P值>0.05)。作者认为,俯卧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来自地心引力(重力)和机械干涉两方面因素。并提出:(1)此类手术应先将患者置于手术体位,再麻醉;(2)安置俯卧位时,应取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部和锁骨区为身体的负重点;(3)麻醉平面应控制在T6;(4)术中应常规吸氧;(5)慎用麻醉辅助药。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脊柱手术患者在麻醉与非麻醉状态下翻转体位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采用Drager监测仪测取42例患者于不同体位下呼吸参数(频率、潮气量)和循环参数(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找出其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常规先实施麻醉后将患者置于俯卧位者,其循环参数和呼吸参数波动极为明显。若改为先将患者置于俯卧位,再注入麻醉药物,其循环和呼吸参数波动则比较平稳(P>0.05)。由此提出:①此类手术应先将患者置于手术体位,再注入麻醉药物;②对体质极差者,不应将患者安置在超过忍受限度的强迫体位上;③安置体位时应取锁骨和髂骨作为支点。  相似文献   
10.
在ICU病房,监测是治疗危重病人的基本部份。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复杂的监测和治疗仪器,包括ECG、有创血压计、光纤Swan-Ganz导管、呼吸流量计、呼气末CO_2分析仪和脉搏血氧仪等。现代技术虽能使我们获得危重病人的详细病理生理资料,但却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复杂性,也使ICU患者感到越来越不舒适。幸好无创监测的发展已成趋势,它所记录的各种生理学参数与有创监测的精确度可以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