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9篇
  免费   2259篇
  国内免费   1364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242篇
基础医学   1640篇
口腔科学   488篇
临床医学   2691篇
内科学   2195篇
皮肤病学   367篇
神经病学   607篇
特种医学   8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263篇
综合类   5652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83篇
眼科学   373篇
药学   2770篇
  31篇
中国医学   1660篇
肿瘤学   1296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323篇
  2012年   2047篇
  2011年   2074篇
  2010年   1842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627篇
  2006年   1520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is a relatively rare but significant acquired autoimmune mucocutaneous disorder that is characterised by diffuse erythema, painful blistering and sores of the skin and mucus membranes. The underlying pathogenesis is believed to be triggered by altered immune system in response to underlying neoplasm. The manifestations can predate, occur at the same time or after the diagnosis of cancer. Associations with gastric cancer have only been reported twice. A 78-year-old lady presented with a month’s history of extensive skin lesions that started off as bullous lesions and biopsy revealed bullous pemphigus. Endoscopy for anemia revealed gastric cancer. This case reinforced the need to consider underlying malignancy in elderly patient with new onset dermatological 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行业期刊进行选题策划的方法,提升选题策划的质量。【方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资源,结合金属加工杂志社选题策划实例,归纳出几种选题策划的途径及方法。【结果】 结合行业热点进行选题策划,注重实效性和内容深度,提升期刊内容的可读性,可使期刊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和认可,提升期刊的行业影响力。【结论】 提高选题策划质量,可有效提升期刊内容的可读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在行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逐瘀止血汤加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气虚血瘀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66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5例,完成6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d。观察组内服逐瘀止血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月经经量、经期和周期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宫腔镜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容受性(CP)[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指数(FI)]等,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月经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测T淋巴亚群(CD3+,CD4+,CD8+)水平;随访记录妊娠情况和流产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经量、经期、周期和月经完全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对照组(P<0.01),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血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妊娠率46.97%(31/66),高于对照组的27.69%(18/65)(χ2=5.197,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形态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64/66),高于对照组的86.15%(56/65)(χ2=4.981,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病理组织疗效总有效率为95.45%(63/66),高于对照组的84.62%(55/65)(χ2=4.304,P<0.05);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62/66),高于对照组的81.54%(55/65)(χ2=4.696,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CE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调经月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宫腔镜下内膜形态,调节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炎症反应,提高了CP,从而改善了妊娠结局,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