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328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6篇
综合类   25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169篇
  4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 MRI is sensitive to labile proton concentration and exchange rate, thus allowing measurement of dilute CEST agent and micr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However, CEST measure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CEST agent properties but also o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Quantitative CEST (qCEST) analysis has been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mmonly used simplistic CEST‐weighted calculation.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oncomitant direct RF saturation (spillover) effect can be corrected using an inverse CEST ratio calculation. We postulat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is feasible with omega plot analysis of the inverse CEST asymmetry calculation. Specifically,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numerically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put values. In addition, the qCEST analysis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in a phantom with concurrent variation in CEST agent concentration and pH. Also,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rived labile proton ratio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creatine concentration (P < 0.01) while the pH‐dependent exchange rate followed a dominantly base‐catalyzed exchange relationship (P < 0.01). In summary, our study verified that a simplified qCEST analysis can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labile proton ratio and exchange rate in a relatively complex in vitro CEST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胃前壁癌肿在双对比造影(DC)中的X线征象,提高对其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复查分析经术前、手术和病理证实,均做了DC的胃前壁癌肿35例。结果:悬滴、白雾状影、重叠白线及线征4个征象的出现率分别达78%、94%、66%、88%。当癌肿累及大小弯侧时,还可出现腔壁多边征。如能确定上述征象中的1、2个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胃前壁癌肿在DC中有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注意观察并充分认识上述征象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层粘连蛋白受体(LN-R)、Ⅳ型胶原(Col Ⅳ)、间质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标记82例乳腺癌组织中LN-R、Col Ⅳ、FⅧRAg,并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标记切片上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LN-R表达强度及MVD的高低在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有差异;ColⅣ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乳腺癌间质微血管密度增加及LN-R表达增强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医院于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干预6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8例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1例;年龄61~76岁,平均62.4岁;骨折椎体:T115例,T129例,L111例,L23例;既往手术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1例。手术方法:后路切除棘突、椎板,经侧方切除关节突、横突,部分切除椎体、骨水泥及上下椎间盘,神经减压,椎体间人工椎体固定,后路钉棒矫形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评价矫形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2.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96.2 mL。28例患者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9.8个月),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的41.3°±10.3°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6.4°±2.5°,VAS评分由术前的(7.3±1.8)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5±1.0)分,JOA评分由术前的(8.4±2.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1.3±2.5)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可一期进行骨水泥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5种甲基化年龄加速指标与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有基线外周血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数据的研究对象980人, 计算Horvath时钟、Hannum时钟、DNAm PhenoAge、GrimAge和Li时钟5种甲基化年龄。根据甲基化年龄对实足年龄回归的残差值计算甲基化年龄加速。研究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经BMI和腰围联合定义的体型。心血管代谢因素包括血压、血糖和TC。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因素与各甲基化年龄加速指标的相关性[β值(95%CI)]。结果 GrimAge加速指标与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BMI存在关联。与不吸烟、不饮酒或BMI为18.5~23.9 kg/m2 者相比, 吸烟者(每天吸烟1~14、15~24、≥25支者对应的β值依次为0.71(95%CI:0.57~0.86)、0.88(95%CI:0.73~1.03)、0.99(95%CI:0.81~1.18)、重度饮酒者[每日纯乙醇量≥60 g:0.33(95%CI:0.11~0.55)]、BMI<18.5 kg/m2者[0...  相似文献   
9.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共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成年人的共病流行情况及其长期变化,以及常见的共病模式。方法 本研究纳入参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5 033人,利用研究对象参加2004-2008年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第二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报疾病史、现场体格检查及血液样本检测等信息定义了13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将共病定义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描述共病模式。结果 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时的年龄为(51.5±10.1)岁,第二次重复调查时为(59.5±10.2)岁。2次调查平均间隔时间(8.0±0.8)年,共病率由33.5%上升至58.1%,人均患病数由1.15个增加至1.82个,平均每5年增长0.42个患病数。年长者、城市人群、文化程度低者的共病率较高,且患病数量随年龄的增速更快。吸烟及过量饮酒者的患病数量随年龄增速也更快。该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组合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结论 我国成年人群共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共病情况在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水平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氧化应激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2018年“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我国9个长寿地区239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DA、SOD与甘油三酯的关联,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氧化应激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结果2393例调查对象年龄为(84.6±11.3)岁,最小65岁,最大112岁;男性1145名(47.9%);甘油三酯水平为(1.4±0.8)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为9.99%(239名)。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DA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线性关联;SOD水平与与甘油三酯水平呈非线性关联。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MDA每升高1 nmol/m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风险增加[OR(95%CI)值为1.063(1.046,1.081)];SOD每升高1 U/m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风险降低[OR(95%CI)值分别为0.986(0.983,0.989)]。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MDA和SOD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风险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