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淑玲  毛乾国  傅群芳 《护理研究》2006,20(34):3171-3172
报道了应用计算机对感染内科门诊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一般资料、干扰素治疗方案、干扰素治疗效果、干扰素副反应、每次复查的生化结果、随访的时间等项目建立数据库,设计程序进行管理。微机能准确地储存资料,方便医护人员对门诊干扰素治疗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促进病人的健康,提高医护人员的科学管理和社区保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病年龄为10~19岁占50%(10/20),40岁以前占90%(18/20),缺血型患者主要为偏瘫、失语,出血型患者主要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20例中反复TIA发作者7例,其中两侧交替发作者2例;CT/MRI:脑梗死6例,脑出血13例(脑室出血4例,再出血3例);梗死或出血病灶发生在基底节6例,脑叶9例,多发性病灶6例,梗死并出血5例;DSA示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大脑后动脉(PCA)及其分支增粗者16例,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8例。结论对于儿童、青年人出现中风、反复交替性TIA发作、CT/MRI呈多发性脑梗死或出血、脑叶梗死或出血、脑室出血及再出血患者应高度考虑烟雾病,应行DSA检查;DSA可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的程度、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NOS及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雌激素替代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巢蛋白(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将2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去势24 h雌激素替代组、去势2周雌激素替代组、去势植物油替代组及假手术组。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水平支(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结果 去势行植物油替代可使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下降(P<0.01);去势24 h或2周行雌激素替代均可使以上亚区的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升高至正常水平(P<0.01)。去势行植物油替代或雌激素替代对h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的影响趋势与NOS阳性神经元的相似(P<0.01),但对MS及v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影响不大(P>0.05)。结论 去卵巢行雌激素替代可选择性地使基底前脑不同亚区NOS、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这可能与雌激素高调了NOS和Nest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除松果体对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群芳  何宏文  田荣波 《解剖学研究》2003,25(1):30-32,T005
目的 探讨松果体功能减退对大鼠学习记忆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用 3月龄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去松果体组和褪黑素 (MT)组。手术摘除松果体。饲养 1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功能 ,同时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前额叶皮质AchE纤维和内侧隔核、斜角带核的ChAT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去松果体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 ,海马、前额叶皮质AchE纤维数量明显减少 ,但内侧隔核、斜角带核的ChAT神经元数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大鼠去松果体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这可能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鼠松果体衰老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松果体形态结构的衰老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松果体与衰老的关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随机选取3月龄和34月龄SD大鼠10只分别作为青年组和老年组,用光镜和电镜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法分析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密度及其指数;松果体细胞线粒体的Vv、Sv、Nv,高尔基器的Vv、Sv、粗面内质网的Sv、溶酶体的Vv;松果体神经终末的Vv及其线粒体的Vv、Sv、Nv、小颗粒囊泡的NA。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松果体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膜皱褶增多和加深。细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减少,排列紊乱,分散,脱颗粒明显;线粒体结构不清、肿胀、嵴断裂、消失、空泡化等。老年组松果体细胞密度比青年组减少,而神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老年组神经胶质细胞指数比青年组高(P<0.01)。老年线粒体Vv与青年组无差别,但老年组线粒体Sv、Nv均比青年组减少(P<0.01)。老年组高尔基器的Vv、Sv均比青年组减少(P<0.01);老年组粗面内质网Sv比青年组减少,而老年组溶酶体Vv比青年组增加(P<0.01);老年组神经终末Vv比青年组减少(P<0.01);老年组神经终末中小颗粒囊泡NA比青年组减少(P<0.01);老年组线粒体Sv、Nv比青年组减少(P<0.05),两组神经终末中线粒体Vv无差别(P>0.05)。结论 老年大鼠松果体已发生衰老性变化,这可能与机?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牙本质神经的分布,为牙本质的感觉机制寻找组织学的基础。方法:用健康、发育成熟、新鲜的离体人恒牙做标本。经过EDTA脱钙制成切片。先行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神经纤维及其末梢分布于钙化本质全层,直至釉牙本质界,近表面神经末特别密集。其末梢在光镜下呈结节状或串珠状。电镜下见该结节是神经微纤维分散到组织中,或两末梢的相互吻合。结论:牙本质神经分布的研究结果为牙本质感觉的神经机制学说找到了组织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CD分子检测并了解其变化。方法 用荧光单抗CD19^ 、CD4^ 、CD8^ /CD28^ 对B细胞和T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和记数。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相比,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二者间无差异。结论 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危重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除对症处理外,另须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s: To examine physician responses to suspected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and the reasons underlying these responses. Methods: National mail survey of practicing obstetricians and pediatricians who see neonates. Response rate: 63%. Results: More than 70% of physicians reported having ever suspected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Response rates did not vary by specialty. Twenty-seven percent reported that they had never suspected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The most common lifetime pattern (60%) was some response whenever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was suspected; next most common was no suspicion (27%). Just over 10% had a discretionary response: acting in some cases of suspected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but ignoring others. Two percent consistently ignored their suspicions. Getting help for the patient and protecting the fetus were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to act. Among those who had ignored their suspicions, lack of sufficient evidence of substance use was the most often cited reason. There were some important specialty differences in reasons for response and non-response and in specific responses likely to be taken. Obstetricians are far more likely to provide the patient with information and get a substance use history; pediatricians are more inclined to involve outsiders. Conclusions: Obstetricians and pediatricians seem quite willing to act on their suspicions of prenatal substance exposure, and generally respond by taking positive actions. Specialty differences are few and reflect practic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