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508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科学   296篇
综合类   877篇
预防医学   34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95篇
  6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渐进性活动训练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5年8月,将138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训练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实施渐进性活动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2组患者小肠梗阻的发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渐进性活动训练可降低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患者小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左下肢胀痛1周入院。体格检查:自主体位。心肺腹未见异常,左下肢较对侧明显肿胀增粗,浅静脉明显扩张,皮温增高,Homans征阳性。化验检查:D-二聚体5mg/L。左下肢静脉彩超示:左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胭静脉血栓形成。次日在介入中心经右股静脉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在彩超引导下经左胭静脉置入5F鞘管,经鞘管送入5F溶栓导管1根,送入50cm阻力明显。彩超示:左髂外静脉可见导管影,左髂总静脉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4.
体重指数分级标准应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计算出的体重值应用表的实用价值。方法将身高作为选定变量,其变量值间距为1 cm,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上、下限值,分别乘以身高2(m2),即求出相对应的体重(kg),依此制成应用表。判定时依据身高和实测的体重,对照应用表得出其体重指数分级范围。结果制成并列出以体重值查对其相对应危险值应用表。结论本查对表适用于大规模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能做到自身动态监测,对早期预防肥胖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6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与3例臂丛神经肿瘤,随机选择1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臂丛神经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C5-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2/12),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3.3%(10/12)。6例臂丛神经损伤显示神经增粗水肿,部分正常束状回声消失或不连续,内部点线回声不清,呈略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粘连。3例臂丛神经肿瘤显示为实性瘤样低回声与臂丛神经相连续,其内有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超声检查最早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1当前骨创伤理论与技术1.1AO从20世纪50年代起,AO组织提出解剖复位与骨块间坚强固定与加压的概念。50年间,由于伴随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和内固定形式的进步,业已成为治疗骨折与骨不连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并需继续探讨的若干问题。(1)偏心类的固定模式,如加压钢板,其疗效超越一般非加压性钢板。但同时也发现:①内固定期间,骨质萎缩,骨痂纹理凌乱或难觅骨痂;②钢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骨共培养体系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GFP标记的小鼠ES细胞初步分化为EB后,将EB消化为单个细胞,同猪关节软骨细胞按一定比例(1∶3)昆合后接种于PGA材料,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皮下3周取材.对照组为EB细胞接种组及软骨细胞接种组.取材后行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分别做荧光拍照,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组织学结果显示,EB细胞接种组形成畸胎瘤;软骨细胞对照组形成软骨组织;实验组形成软骨组织和畸胎瘤的混合体.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和荧光照片对照结果显示,部分软骨组织GFP阳性,由小鼠ES细胞分化而来.结论 软骨共培养体系可以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得到的软骨组织不纯,混有畸胎瘤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安氏II类错畸形的成人患者和青少年患者共362例。摄取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头颅定位正位片。对面高、面宽等19项测量项目做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安氏II类青少年患者与正常青少年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较小,但无统计学差异。②安氏II类成年患者与正常成年人相比,下颌基骨长度、下颌长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安氏II类患者下颌骨在青春发育期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结论:安氏II类错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发育,使面部畸形程度更加严重。本研究得出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对正颌外科和正畸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站点综合性毕业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校改革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试模式与方法,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组织多站点综合性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法考核临床理论知识,占70%;采用实践操作与现场口试方法考核临床技能及相关知识,占20%;采用开卷笔试方法考核医疗文书书写,占10%。实践证明,此项改革能促进医学生端正实习态度,调动实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医学生在实习中重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MMP-3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在Wistar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粘结高出咬合面的牙本质固位钉建立咬合创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后24h、3、7、15和30d MMP-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结果:咬合创伤后,随着病变程度不断加重,MMP-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逐渐增强,咬合创伤15d时MMP-3的表达达到最强,咬合创伤1个月时,MMP-3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MMP-3可能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的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