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方法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准则,对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医护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结果对病房所产生的各类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实施规范化管理. 结论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流程,做到依法管理,方能有效控制医疗废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脏器的肿瘤以及源于他处的转移瘤。其发病率约0.3%~3.0%,好发年龄40~59岁,60%~85%为恶性,但多为局部侵袭性而很少转移。1998年我科收治PRT患者142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3例(2.1%),现将该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体软骨细胞团块植入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侧膝关节,随机分为三组(n=16)并制备双膝关节股骨滑车软骨缺损模型.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骨膜移植组将骨膜覆盖缺损并缝合于缺损两侧的股骨髁上,实验组将自体软骨细胞团块植入缺损中.术后3、6个月分别取材(n=8),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修复组织行Wakitani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共成功取材11个缺损关节,9个为透明软骨修复,2个因植入细胞生长状态差未修复;骨膜移植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组织薄,基质异染弱;空白对照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填充缺损底部.修复组织Wakitani评分:实验组3.82分,骨膜移植组6.71分,空白对照组9.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P=0.00). 结论自体软骨细胞团块植入能较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质量与植入细胞的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体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团块样自体软骨细胞植入关节软骨缺损后的病理变化,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24只3.0kg以上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只,20%的速眠新(1mg/kg)肌肉注射麻醉后取肩关节软骨组织,0.2%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细胞长成肉眼可见的膜状后收集固体的组织样细胞团,动物再次麻醉制造双膝股骨滑车4.0mm×6.0mm方形缺损,植入细胞团块,骨膜覆盖,缝合骨膜于双股骨髁上。对照组12只,同实验组手术方法进行缺损单纯骨膜移植。1、3、12、24周两组各3只动物空气栓塞处死取材,观察细胞团块变化和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周时软骨细胞朝向关节面部分细胞变大变圆,产生大量基质;3周时此种变化更加明显,但骨膜与细胞团块已然不能分开;12周时缺损为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24周时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样组织,对照组为纤维软骨组织修复。结论:关节软骨细胞体外聚集培养形成的细胞团块内的细胞有迁移生长能力;细胞团块移植方法植入的细胞数量大,表型好,细胞在缺损内不会流失;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是由植入的细胞团块生长分化而来;自体关节软骨细胞团块植入关节缺损内后,在关节应力的影响下,先从朝向关节面的一侧逐渐发生细胞成熟分化和软骨基质产生,逐渐完成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呼吸机的老年重症患者减少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8例65岁以上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细致的护理,观察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148例患者中43例发生VAP,发生率29.1%,24例死亡,死因是原发病危重或(和)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在呼吸机治疗期间,严格操作、细致的基础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普外老年留置胃管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术后留置胃管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ALI)的预防.方法对我科近10年所有术后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33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5例,其中210例老年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发生获得性肺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53.18%.结论老年患者长时间留置胃管,增加了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的发病率;加强对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适时拔除胃管,将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感染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1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imaryretroperitonealtu mors ,PRT) ,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腹膜后间隙的肿瘤 ,不包括腹膜后脏器的肿瘤以及源于他处的转移瘤[1,2 ] 。其发病率约 0 .3%~ 3 0 % ,好发年龄 4 0~ 5 9岁 ,6 0 %~ 85 %为恶性 ,但多为局部侵袭性而很少转移[3,4 ] 。 1998年我科收治PRT患者14 2例 ,其中围手术期死亡 3例 (2 .1% ) ,现将该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4 2例患者中 ,男 93例 (6 5 .5 % ) ,女 4 9例(34.5 % ) ,良性肿瘤 4 1例 (2 8.9% ) ,恶性肿瘤 10 1例(71.1% ) ;16岁 1例 ,2 5~ 30岁 11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进行微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82例患者218个超声检查诊断为良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切除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微创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肿块均顺利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全部为良性,患者第2天可恢复上肢正常活动。术后3,6个月接受复查,乳腺外形及皮肤感觉正常,超声未发现病灶残留,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切除术对乳腺良性病灶可进行完整切除,具有微创、美观、术后对触觉无影响、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利虹  张丽萍  李娟  田文  李荣 《现代护理》2007,13(11):1031-1033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肠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04年2月对33例小肠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疼痛轻微,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2h,平均住院时间为7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小肠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老年重症患者中,手术尤其是大手术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导致机体高炎症状态和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破坏机体内环境稳定,反过来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危重病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