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覃程  黄世锋 《吉林医学》2012,33(15):3179-3180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介导的射频联合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频联合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6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超声介导22例,经皮超声介导47例。结果:两种方法比较,经皮超声介导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较短,恢复时间较短,并且原位复发率较低,3年生存率较高。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两种介导方法各有优点,但经皮超声介导操作简单、经济、耗时少、创伤小、恢复最快,应作为首选的介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清溪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血糖控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已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53例进行调查研究,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其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空腹血糖按7.0 mmol/L为控制组,≥7.0 mmol/L为未控制组,采用t检验比较空腹血糖控制组与空腹血糖未控制组各项血脂指标,同样采用t检验比较血脂正常与血脂异常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率12.36%,总体空腹血糖未控制组各项血脂指标TC、TG、LDL-C高于总体空腹血糖控制组,HDL-C低于总体空腹血糖控制组,但女性空腹血糖未控制组TC、LDL-C低于空腹血糖控制组,在血脂正常与血脂异常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中,血脂异常空腹血糖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空腹血糖水平。结论在清溪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较好,血脂控制状况不佳,全科医生管理团队应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降低血脂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65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0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前IL-10水平较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前的IL-10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根治手术组IL-10水平降至正常,非根治手术组患者术后IL-10水平虽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根治手术组(P<0.05);肿瘤复发或转移时IL-10水平又明显升高(P<0.01)。结论:IL-10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一个能估计预后及预测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胃癌患者、4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和正常健康者(P<0.01)。胃癌患者血清VE-cadherin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VE-cadherin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肿瘤大小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8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世锋 《广西医学》2001,23(2):264-266
目的:探讨和总结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病人通过检测癌胚抗原、B超、CT及肝动脉造影检查,作出早期诊断措施,对肝转移根治切除20例与肝转移灶未切除27例进行肝动脉插管化疗,门静脉插管化疗、冷冻及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以及肝转移灶未治疗39例进行3年、5年生存率比较。结果:早期诊断肝转移灶并能根治性切除的20例3年、5年生存率为65%和35%,非根治性切除而采秀综合治疗的27例3年、5年生存率为33.3%、14.8%,未治疗的39例3年、5年生存率为13.5%和0。结论;早期诊断及手术根性切除大肠癌肝转移灶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TDC)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1)缺血再灌注组(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开放灌注120min;(2)PTDC组(P组),在肠缺血前5min静脉给予PTDC 100mg/kg;(3)假手术组(S组),仅暴露SMA,不行肠缺血再灌注及PTDC注射。所有动物于再灌注120min时处死,行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损伤程度并评分:检测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S组相比,I/R组、P组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MDA含量、MPO活性及小肠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P〈0.05)。与I/R组相比,P组小肠损伤评分、MDA含量及MPO活性明显降低.GSH-PX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PDTC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的肠道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脂质氧化程度及氧自由基有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本文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技术优势、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瘤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Exosome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n=65)和单纯化疗组(n=50),观察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免疫联合化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3^+、CD4^+及CD8^+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6.9%和38.0%(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52.1%(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6个月和12.3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osomes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回输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素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A型内毒素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前正中线两侧的肛门内括约肌处注射A型肉毒素30 U治疗40例慢性肛裂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有26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好转,7例患者未愈,2例患者出现短期轻度大便失禁,表现为对气体的控制能力丧失,但均在肉毒素注射后3周内自行缓解;治疗后8周,有31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好转,7例患者未愈,8周时总痊愈率77.5%.随访1年,31例痊愈患者中有3例复发,均经再次注射肉毒素后痊愈.结论 局部注射肉毒素是治疗慢性肛裂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