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7个月,因右上腹进行性膨胀伴发热半月于1997年11月10日入院。半月来,患儿母亲发现小儿右上腹膨胀,进行性加重,偶伴发热,无异常哭闹、黄疽、黑便等症状。入院查:T36.8℃,P130次/分,R24次/分,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30次/分。右上腹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6.()cm、质软、无压病、表面光滑、边稍钝、无血管杂音,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化验:WhC10.OXI炉/!。,NO.…  相似文献   
2.
正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却严重影响着移植受者近或远期疗效,甚至危及生命。尽管多年来临床上采取了多重方案试图解决胆道并发症问题,但是其在部分移植中心仍居高不下,为此,西方学者将胆道并发症称为肝移植的"阿基里斯之踵"来形容其顽疾与复杂。近年来,随着我国器官移植改革不断深入,公民逝世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微创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非吻合口狭窄(NAB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移植术后NAB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NABS患者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途径(ERCP途径)及经皮肝穿刺胆管途径(PTCD途径)的微创治疗效果,并总结NABS患者再次肝移植的手术指征。结果4例行PTCD途径治疗,效果不佳,后期3例改ERCP途径治疗。8例微创治疗后有效,有效率8/13;余5例改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肝移植4例、胆肠吻合1例。Ⅰ型(围肝门部狭窄)、Ⅱ型(肝门部+肝内胆管狭窄)、Ⅲ型(肝内胆管多发狭窄)NABS患者微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4、4/7、1/2。II型及Ⅲ型患者近一半(4/9)需再次肝移植,合并肝动脉狭窄的NABS患者再次肝移植率高达2/3。结论微创方法是治疗NABS的首选方案,主要依靠ERCP实施,PTCD疗效欠佳。根据胆管造影显现的狭窄类型,Ⅰ型患者微创治疗效果最佳。微创治疗无效的Ⅱ型及Ⅲ型患者,尤其是合并肝动脉狭窄者,应及时转手术治疗,以免错失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4.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多省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面对当前疫情,如何安全开展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指导器官移植受者科学防范以及优化相关诊治流程等问题十分重要且紧迫。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国际重大疫情期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应对经验,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治疗胆道感染的病人,提供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理论依据,我们检测了犬经口给予环丙氟哌酸后在胆汁及血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犬经口给予0.25克环丙氟哌酸后,胆汁中浓度能较快上升,0.91h达峰值时间;峰值浓度为(Cmax)为11.8μg/ml,仅略低于血中的峰值浓度(14.36μg/m1);半衰期(T1/2β)较长为7.66h.是血中半衰期(T1/2β)3.31h的2倍;清除率(CL)是30ml/min;表观分布容积为19.88L。由于经口给予环丙氟哌酸后,药物在胆汁中含量较高,半衰期长,所以,急、慢性胆道感染时该药是较为理想的口服抗生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经皮冷循环式多极射频凝固控制闭合性肝外伤活动性出血的潜在价值。 方法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实验猪肝区,建立16只猪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超声造影引导下将多根双极射频针刺入肝损伤病灶进行射频凝固止血治疗。采用腹腔镜观察肝表面的变化。采用超声造影和股动脉收缩压的方式评估疗效。将治疗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16例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动物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10例为Ⅳ级,6例为Ⅲ级。治疗组8例肝活动性出血均被成功控制,治疗平均时间为(18.6±7.2)min,平均输出能量为(24.2±11.4)kJ。治疗组撞击后血压迅速自撞击前的(130.2±15.5)mmHg(1mmHg=0.133kPa,下同)下降至(82.0±15.5)mmHg,并在射频治疗后1h恢复至(119.7±11.6)mmHg。对照组2只猪死亡,撞击后1h动脉平均收缩压为(45±21)mmHg,失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式多极射频凝固能有效控制Ⅲ级和Ⅳ级闭合性肝外伤的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7.
经皮射频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闭合性肝外伤(BHT)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16只小型猪BHT伴活动性出血区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对治疗组进行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PRFA治疗。将治疗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7例经一次PRFA后,CEUS未见肝活动性出血信号,另1例经一次PRFA治疗后,CEUS仍可见肝活动性出血,经第二次PRFA治疗后,CEUS未见肝活动性出血信号。剖腹探查治疗组肝表面均覆盖一层凝血膜,均未见肝活动性出血。对照组肝周积血增多,肝损伤级别为Ⅰ~Ⅳ级,肝表面未形成凝血膜,均可见肝活动性出血。结论 PRFA是一种可行的治疗BHT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引导经皮射频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射频凝固(PRFA)治疗闭合性肝外伤(CHT)的价值。 方法建立8只猪CHT模型,采用CEUS引导射频针经皮穿刺进入肝损伤区进行凝固止血治疗,采用CEUS评估疗效,并剖腹探查验证。 结果CEUS共引导穿刺9次,其中,7只动物模型1次性引导穿刺PRFA凝固止血成功,另1只引导穿刺后第1次PRFA凝固止血不完全,再次CEUS引导穿刺并PRFA凝固止血成功。经剖腹探查证实。 结论CEUS在引导PRFA治疗CHT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的变化及其在感染监测和判断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6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非感染组、感染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比较两组间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的差别.同时按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布将患者分为HLA-DR≥40%(A组)、21%~39%(B组)、HLA-DR≤20%(C组),比较3组间临床预后的差别.结果:感染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为(25.6±9.2)%,比非感染组的(61.3±18.2)%明显减少(P<0.05).B、C两组在ICU停留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与A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以C组延长更为显著(P<0.01),B、C两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A、B、C 3组在感染率和病死率之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是监测肝移植术后感染及判断临床预后的良好指标,特别是针对高危或可疑感染的术后患者,动态的CD14+单核细胞HLA-DR监测对病情判断和治疗调整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4岁。主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痛、发热、黑便15天、伴呕吐1天入院。体检:腹部轻度膨隆,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区叩击痛,腹水征可疑,肠鸣音减弱。超声检查:肝脏大小正常、回声均匀,肝内胆管轻度扩张,门静脉(PV)1.3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