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镜手术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并发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并发踝关节不稳患者21例(21足),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6~63 (31.34±12.17)岁,右侧13例、左侧8例。21足均采用全踝关节镜下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Ⅱ型、Ⅴ型腓骨瓣重建跟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建立Ⅴ型和Ⅱ型的简化模型,分别模拟采用Ⅱ型V型腓骨瓣重建跟骨缺损,以结构力学计算得到的位移作为评价足功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比较两者的稳定性.结果 建立了Ⅱ型腓骨瓣与Ⅴ型腓骨瓣修复简化模型并得到分析后的理论数据.理论计算表明,Ⅱ型腓骨瓣的稳定性优于Ⅴ型.两种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观测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性与软组织解剖特征,为临床向股骨头内打入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的股骨外侧皮质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采用16例成人股骨干燥标本、10例尸体下肢标本和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横断面CT图像,分别测量外侧壁的骨性面积、软组织附着及其面积以及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 结果 骨性外侧壁平均高(24.4±2.4)mm,宽(23.3±2.0)mm,面积(567.0±82.8)mm2。臀中肌、臀小肌的止点与股外侧肌起点,在外侧壁处相互交织,形成致密坚韧的腱膜样重叠部,平均高(33.2±2.3)mm,宽(28.2±1.9)mm,厚(1.6±0.1)mm。老年人小转子平面的股骨外侧壁皮质薄弱,厚仅(2.3±0.5 )mm。 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侧壁皮质薄弱,容易骨折。推荐选用头髓钉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简便易行的静脉造影的方法并分析其造影机制。 方法 SD大鼠40只,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再随机分成4组(a ~ d),每组5只。A组通过颈内静脉和尾静脉同时分别灌注不同浓度的造影剂;B组通过颈总动脉分别灌注不同浓度的造影剂。A、B两组同时造影并配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观测静脉显影情况。新西兰大白兔4只,肝素抗凝处理后取皮,直接经皮静脉灌注造影剂, 探讨静脉造影的机制。 结果 A组中明胶浓度为7%的Ac组大鼠全身静脉显影清晰,可清楚地显示静脉的走行及其分布情况;B组中明胶浓度为2%的Bb组大鼠全身动、静脉同时显影,可清晰地显示动、静脉的伴行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压力和灌注量都足够的情况下,造影剂可充填兔皮内主干静脉及其大的交通支。 结论本方法既可以直接通过静脉灌注进行全身静脉造影,又可通过动静脉联合造影同时显示动脉与静脉。静脉造影既需要“瓣膜失效”,也需要“迷宫式回流”。  相似文献   
5.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穿过深筋膜后口径≥0.5 mm为标准,Taylor等[1]解剖发现,每个人体平均有374个皮肤穿支血管.杨大平、唐茂林等[2]报道的数据为442个.任何存在穿支血管的部位均有可能形成穿支皮瓣,几乎人体任何部位的创面均可能采用邻近的穿支皮瓣带蒂修复.再者,如果所需的穿支皮瓣面积不大,穿支血管蒂的口径再细些也无妨碍,因此在人体可切取的穿支蒂皮瓣数量众多.将穿支皮瓣的理念与带蒂皮瓣的转移技术相结合,临床开发出了穿支血管蒂V-Y推进皮瓣、穿支血管蒂岛状旋转皮瓣等新技术.尤其可旋转180°的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范围广,临床使用灵活,国外称其为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perforator pedicled propeller flap,PPPF),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有3个特点(图1):(1)仅以穿支血管为蒂,穿支血管为螺旋桨的旋转轴杆,(2)皮瓣为岛状,以穿支血管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用于覆盖受区创面),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用于闭合供区),(3)皮瓣旋转可达180°,在肢端创面的修复重建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距骨骨软骨损伤在踝关节疼痛患者中非常常见,严重时导致患者无法负重行走,常需要手术干预 [1]。多种方法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骨髓刺激术对面积小于15 mm 2的损伤效果较好 [2],多用来治疗早期距骨骨软骨损伤。Kwang等 [3]研究发现多数骨髓刺激术后效果欠佳的患者可行二次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悬吊固定治疗老年非止点性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悬吊固定治疗18例老年非止点性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60~79岁,平均65.3岁;右侧10例,左侧8例;受伤至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将小腿穿支蒂皮瓣的“孤立穿支蒂”改进为“穿支筋膜皮下蒂”的手术技术,探讨改善皮瓣静脉回流、提高临床可靠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 依据小腿后侧穿支血管的位置,设计偏心的螺旋桨样岛状皮瓣.穿支血管轴点近侧的皮瓣头部(大桨)切为筋膜皮瓣,轴点与受区创面间的皮瓣尾部(小桨)切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至少保留穿支血管蒂一侧1/4象限的筋膜皮下组织,形成“穿支筋膜皮下蒂”.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应用12例,旋转180°修复足踝创面.术后观测皮瓣肿胀程度和成活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本组胫后动脉穿支7例,腓动脉穿支5例,近侧筋膜皮瓣(大桨)面积4 cm×8 cm ~6 cm×18 cm,远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小桨)面积2 cm×2 cm~4 cm×4 cm.术后皮瓣肿胀较轻,按顾玉东法评定,9例低于2级,2例为3级,仅最大的1例为4级,皮瓣远端有部分浅层坏死.平均随访13个月,创面治愈.患者恢复行走和穿鞋功能. 结论 采用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的穿支蒂部改进法,在增加皮瓣静脉回流通道、降低术后肿胀程度、提高临床安全性的同时,皮瓣仍能获得180°的平滑旋转,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多点捆扎缝合与传统方法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多点捆扎缝合组(25例)与传统方法缝合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皮肤坏死率、腓肠神经损伤率、再次断裂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8.5个月。传统方法缝合组与多点捆扎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再断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捆扎缝合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皮肤坏死率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多点捆扎缝合组均高于传统方法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点捆扎缝合方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术后伤口感染率低、跟腱强度高、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的流行现状、研究水平、推断研究热点及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for Windows,以美国PubMed、中国知网(CNKI)等大型文献数据库为统计源,对有关糖尿病足的研究文献进行流行病学计量分析.结果 1934年至2018年2月28日PubMed收录糖尿病足研究文献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