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进一步研究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对灯盏细辛的氯仿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肉桂酸(3,4-dihydroxy-phenyl acrylic acid,Ⅶ),α-甲氧基-γ-吡喃酮(α-methoxy-γ-pyranone,Ⅷ)、豆甾醇(stigmasterol,Ⅺ)、胡萝卜甙(β-sis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Ⅻ)。结论:化合物Ⅶ,Ⅷ,Ⅺ,Ⅻ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中药羊蹄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蓼科药用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羊蹄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从羊蹄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酸模索(Ⅳ)、β-谷甾醇(Ⅴ)、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及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其中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分离到的8个单体化合物为羊蹄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何首乌水溶性成分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葡糖苷 (STI)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ECV30 4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C(2 5mg·L- 1 )或LPC与STI共孵 2 4h ,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 ,用基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条件培养基中VEGF蛋白含量 ;用原位杂交法、RT PCR及RealtimeRT PCR法检测LPC对内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STI的影响。结果 ECV30 4细胞暴露于LPC后 ,VEGF蛋白分泌明显增加 ;加入STI后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LPC可以使ECV30 4中VEGF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 ,并使VEGF1 6 5mRNA的表达升高 ;STI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1 6 5mRNA的高表达。结论 LPC能诱导ECV30 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VEGF蛋白及VEGFmRNA ,1× 1 0 - 5mol·L- 1STI可抑制LPC的作用 ,降低VEGF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中药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t.)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对灯盏细的苯溶解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理化党数和光谱分析(IR,MS,^1H-NMR,^13)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木栓酮(friedelin,Ⅰ)木栓烷(friedelane,Ⅱ),木栓醇(friedelinol,Ⅲ),表木栓醇(epifr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激素是调控植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核心调控因子,内源激素结构多样、含量极低,检测难度高,缺乏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构建了对黄花蒿中茉莉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多类植物内源性激素高效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7 μm, 3.0×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甲酸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验证方法可行性,并对黄花蒿不同器官中植物激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本方法中检测的16种植物激素均呈良好线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植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利用此方法测定青蒿不同器官的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脱落酸、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均在叶中含量较高,赤霉素和生长素在根部含量高,细胞分裂素在叶和茎中含量高。结论 青蒿不同器官的激素测定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脱落酸、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在调控青蒿素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相关报道,同时表明该方法检测性良好。本文构建的植物内源性激素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发育、抵御外界胁迫的相关机制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等方面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现全医嘱审核,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归纳、分析我院2013年所有住院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记录不合理医嘱所使用的药物、数量以及警示内容。结果:共审核医嘱约120万条,发现不合理医嘱2 888条,占0.24%。其中,黑色警示医嘱1 711条(占不合理医嘱总数的59.25%);红色警示医嘱1 177条(占不合理医嘱总数的40.75%)。黑色警示医嘱主要问题为药物配伍禁忌(49.56%)和溶剂不适宜(40.91%)。经过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率呈逐月下降趋势,由2013年1月的0.51%下降至12月的0.06%。结论: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可及时发现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医嘱,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用药方案的制定,从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及不良反应预计等方面,提出药学观点。结果治疗后,患者逐步恢复正常,未出现进一步的阿托品中毒,肝损害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使患者获益,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6和*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6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28、UGT1A1*6和*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除与骨软化相关外,还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相关。维生素D在体内经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后作用于其受体而发挥生理作用。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维生素D与疾病的关系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阐述检测维生素D常用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检测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检测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