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作为植骨材料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采用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进行填充。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和感染情况发生,内固定无松动及脱落现象。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10~12周开始出现吸收,20~24周大部分吸收,28~32周基本全部吸收。术后6个月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注射式β-磷酸三钙骨水泥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填充效果确实等优点。固化后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可提高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性,促进了骨折的愈合过程,是治疗和填充胫骨骨折骨缺损区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股骨正位X片的人工髋关节术前优选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开发人工髋关节术前优选系统,为患者选择最优的人工髋关节。方法综合国内外人工髋关节选择的最新成果,对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形状尺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股骨正位X片,制订了人工髋关节的选择原则,并进行几何和力学评价;使用MATLAB和VB混合编程开发人工髋关节术前优选系统。结果制订了优选准则与评价方法,开发人工髋关节术前优选系统。临床初步应用,已为患者成功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论根据患者股骨正位X片及其股骨特征尺寸,该系统可以准确的为患者选择最优的假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窒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幼鼠脑中谷氨酸脱羧酶(GAD),氨基丁酸A受体(GABAA)α1,β2两种亚单位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GAD,GABAAα1,β2在脑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Philip方法,建立缺氧缺血窒息脑瘫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大脑、海马中GAD,GABA受体α1,β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单位面积(mm^2)大脑皮质中GAD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2h增高48%,24h接近正常,海马中变化不明显;1mm^2皮层及海马中GABA,受体α1mRNA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12h下降分别达49%和60%,96h最为显著,分别达66%和70%;而大脑皮质和海马中B2亚单位1mm^2阳性细胞数在2h下降分别达41%和38%,48h下降最为明显均为57%。结论:缺氧缺血初期脑瘫鼠脑中GAD的增加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GABA,受体α1,β2亚单位的减少,使GABA作用于GABA,受体所产生的突触后抑制效应降低,参与了脑瘫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4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9例,C3型17例。开放性骨折4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手术方法中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架27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加外固定架5例,尺骨固定加外固定架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21d,平均6.6d(2例陈旧性骨折除外)。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9例、功能复位24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术前尺偏角为-15°~15°(平均10.5°)及掌倾角-30°~0°(平均-10°),术后尺偏角20°~35°(平均25°)及掌倾角0°~20°(平均11.5°)。关节功能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21例、可2例。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感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非解剖复位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关节移位的类型、部位、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对1991年6月~2004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良好随访的29例未达解剖复位或术后出现复位丢失的病例的X线片进行分析,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13年,平均3.5年,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评分法,优11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82.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首先要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其次要恢复膝关节良好的力线,再者要在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下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要有完善、合理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可吸收锚钉治疗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远节指间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带线可吸收锚钉治疗急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远节指间关节脱位12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3~9个月,术后手指功能良好,畸形完全得到矫正,疗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可吸收锚钉治疗急性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伴指间关节脱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影响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综合性医院1999年3月~2010年2月共49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实际随访42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hompson-Epstein疗效评价标准,优8例,良15例,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54.8%.Pipkin分型:Ⅰ型优良率72.7%,差评0%;Ⅱ型优良率57.1%,差评7.1%;Ⅲ型优良率50.0%,差评25.0%;Ⅳ型优良率38.5%,差评30.8%.(Ⅰ+Ⅱ)与(Ⅲ+Ⅳ)优良率比较P=0.041(<0.05);复位时间(受伤至关节脱位复位的时间):(<6h与≥6h)优良率比较P=0.009(<0.01);手术入路:(Smith-Petersen与Kocher-Langenbeck)优良率比较P=0.120(>0.05);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P=0.890(>0.05);内固定材料的选择(金属螺钉与可吸收螺钉):优良率比较P=0.661(>0.05);手术时机(伤后至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时间):(<24h与≥24h)优良率比较P=0.831(>0.05).[结论]影响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预后因素与骨折分型、复位时间相关.随着Pinkin分型的增加,优良率渐降低,差评随之增加;当伴有股骨头以外的髋关节骨折时将导致预后更差;复位时间<6h比复位时间≥6h预后要好.Pipkin骨折的预后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时机无明显相关性;严格按照骨折分型进行治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病例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随访的57例良好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膝关节稳定度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未见明显膝关节不稳现象,总结出本组病例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的原因:①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发生率低;②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程度轻;③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④术后良好制动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完全断裂的发生率较低,韧带不全损伤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2003年1月,我们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遮挡技术对预防感染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发现了HIF-2α在关节软骨细胞代谢的重要作用,其中HIF-2α在(Osteoarthritis,OA)中发挥了核心角色,以HIF-2α为中心维持软骨稳态、血管化、促基质分解、合成相关调控通路分子是研究的相关目标。如未来更多的研究证实其关键作用,将从HIF-2α因子来作为新的靶点药物来治疗骨关节疾病也许是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