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囊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皮肤附属器官,具有自我更新和周期性生长的特点。本文将有关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DPC)在毛囊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毛囊干细胞等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太生  邹锋 《安徽医药》2002,6(1):51-51
我科于2000年4月~5月外用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2例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中枢几个重要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颈动脉引流法行全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术后分6h、24h、72h三个时间段取脑,脑组织恒冷箱连续冠状切片,免疫细胞化学ABC反应,图像分析系统行顶皮质1区、下丘脑室旁核、丘脑室旁核、海马CAl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面积、平均吸光度检测。结果镜下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呈深棕色,深染胞核广泛分布于中枢皮质、海马、丘脑及下丘脑等各脑区,核仁清晰可辩。在丘脑及下丘脑区域散在分布有“串珠”状阳性纤维。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两组阳性免疫面积和平均吸光度值呈同步变化。从术后6h开始,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两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24h达高峰(P<0.05),然后逐渐回落。在三个不同时间段,三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6h及24h脑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术后72h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中枢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表达呈现明显的时间规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在神经元功能调控、中枢内环境控制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拔除方法。方法选择口外门诊患者93例共118颗高位埋伏多生牙,通过临床和放射(主要为螺旋CT)检查,分析埋伏牙的位置,判断手术进路后,予以拔除。结果 93例患者经术前CT定位,70颗位于腭侧,15颗位于唇侧,33颗位于上中切牙长轴上方,通过手术进路的选择,CT检查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邻牙无损伤,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CT检查对于上颌前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手术进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除HPV16/18外的HPV拓展分型检测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就诊的1 200名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女性,并对同期因各种指征转诊阴道镜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的868例妇女,按照是否发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不同年龄段、以及各亚型HPV感染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TCT和高危亚型HPV及各亚型组合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预测效能。结果 (1)1 200名HPV感染的女性中,感染率前三位的亚型依次为HPV52、HPV16、HPV58,60岁以上女性多重感染率更高(χ2=5.56,P=0.022);(2)HPV16、HPV31、HPV33亚型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三种亚型感染均是独立危险因素;(3)60岁及以上的患者HSIL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2,P=0.004);(4)预测HSIL和宫颈癌的因子中,HPV16/31/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神经元是否参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病过程以及有关神经元的分布特点。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B:假手术对照组;C:单纯缺血组;D:缺血再灌注组。通过暂时阻断一侧髂总动脉和股动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元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和分布特点。结果大鼠肢体缺血4h,脊髓相应节段神经元Fos表达活跃。再灌注2h后,Fos表达更加活跃(P〈0.01)。并且Fos阳性神经元较集中分布于脊髓相应节段同侧后角及中央管周围。结论脊髓相应节段同侧神经元可能参与肢体IRI的发病过程,尤其是脊髓后角及中央管周围神经元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