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状腺手术不断进步,但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RLNI)一直是困扰医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并重点介绍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使用规范。一、喉神经保护与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沿革1.喉返神经保护的沿革:喉返神经保护一直是甲状腺手术中的焦点。19世纪末,Billroth提出区域保护法,强调远离神经走行区域,这使得甲状腺手术死亡率降低,但喉返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患者早期输注冷沉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ISS90评分平均为23.84分的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患者输注冷沉淀共1 223 IU(平均19.1 IU);随机对24例患者在输注冷沉淀前后行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并对其中12例严重创伤患者在输注冷沉淀前后24 h、72 h测定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结果患者输注冷沉淀后与输注前相比,出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在输注后24 h明显升高,72 h后与输注前比仍显著升高。结论对严重创伤和手术创伤患者早期输注冷沉淀可提高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缩短出血时间,加快创伤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3.
<正>自1966年首次报道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保护喉返神经以来,历经50年发展,现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和一些深入的研究。在欧美国家,应用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普及率达到40%~90%。2008年,IONM引入中国,发展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32个地区,155家医院开展此项技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CTA)于  相似文献   
4.
术中神经监测可用于识别喉上神经外支并评估其功能完整性,有助于保护病人音质、音调。国际神经监测学组基于MEDLINE 数据库(1950-2013年)中喉上神经外支相关文献,撰写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指南,旨在提高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外支监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指南对EBSLN的解剖分型、病理生理及其术中保护方法和适应证均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ONM)技术的推广普及, 术中对神经功能的判定成为可能, 为手术决策提供了循证依据。术中神经肌电信号丢失(loss of nerve signal, LOS)常提示术后声带运动障碍。术中一旦发生LOS, 术者进一步采取何种手术策略, 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 对比分析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旨在为甲状腺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拟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中,一侧出现神经肌电信号丢失(LOS)后,对侧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近3年9017例开放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同时,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中西方学者针对术中发生LOS后手术方案选择的观点差异。结果 共发现71例术中出现单侧LOS病人。其中68例继续对侧手术;3例行分期手术,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发生单侧LOS后,术者应对神经功能进行充分准确评估,做出最佳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7.
<正>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进入中国已有十余年,有效推动了神经保护理念的创新。但由于我国IONM起步较晚,研究的规模及影响力较先进国家仍存在差距,如何聚焦国际前沿热点、把握发展趋势、赶超先进国家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5.7.R2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数据库中有关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知识图谱[1],显示IONM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揭示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治疗单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可行性及优势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7例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治疗的单侧PHPT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术前血钙浓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术后1个月血钙浓度及PTH值、颈前区皮肤异常感觉情况等。分析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治疗单侧PHPT的可行性及优势性。结果 7例单侧PHPT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复查PTH为17.2~63.3 pg/ml, 均在正常范围内。开皮到切除病变甲状旁腺时间20~35 min, 手术切口长度3~4 cm。患者术后均给予静脉注射与口服钙剂治疗, 随访3~12个月, 血钙和PT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切口恢复良好, 颈前区无明显感觉与功能异常。结论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治疗单侧PHPT, 可在确保手术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 更好地保护颈前区感觉与运动功能, 并提升手术切口的美观度。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初次治疗的16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病理资料,总结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局部浸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影响,转移在男性、低龄、多灶、肿瘤直径较大及局部浸润的患者中较为多见.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制定淋巴结清扫指证及范围时,除重视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触诊外,应充分评估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清扫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