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例MODS患者 ,随机选择 10例行HVHF ,另 9例行常规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 2、4、8h动脉采血 ,检测血气、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 结果HVHF组与CVVH组于治疗开始后4h血Scr、BUN均显著下降 ,肾功能改善。HVHF组血TNFα、IL 1β、IL 6治疗前分别为 ( 1795± 5 0 6 )ng/L、( 96 4± 185 )ng/L、( 1332± 4 15 )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2 6 5± 397)ng/L、( 5 11± 12 4 )ng/L、( 72 6±2 4 3)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CVVH组血TNFα治疗前为 ( 1799± 5 11)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32 7± 4 2 1)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HVHF组死亡 3例 ( 3/ 10 ) ,CVVH组死亡 5例 ( 5 / 9)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HVHF可通过对流和AN6 9膜的吸附作用清除大量炎症介质 ,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老龄脓毒症大鼠微循环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老龄脓毒症大鼠模型,72只老龄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氯化血红素组(CLP+hemin组)及锌卟啉原组(CLP+znpp组),分时相检测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ELISA法检测血浆活化蛋白C(APC)、蛋白C(PC)、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应用MSB(Martius-Scarlet-Blue)染色对比各组肝脏组织血栓形成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各组大鼠肝脏PC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组织HO-1、PC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LP组大鼠血浆APC、PC水平下降(P<0.05),TNF-α水平上升(P<0.05),PT、APTT缩短(P<0.05),肝脏微血栓形成增加(P<0.05),ALT、AST升高(P<0.05),肝脏PC表达下降(P<0.05),此变化在CLP+znpp组中更为明显;而与CLP组相比,CLP+hemin组大鼠血浆APC、PC水平上升(P<0.01),TNF-α水平下降(P<0.05),PT、APTT延长(P<0.05),肝脏微血栓明显减少(P<0.05),ALT、AST下降(P<0.01),肝脏PC表达上调(P<0.01)。结论 HO-1可以上调老龄脓毒症大鼠肝脏中PC表达,提高血浆中PC、APC水平,通过PC途径抑制老龄脓毒症大鼠肝脏微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障碍,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半卧位对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因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68例,分为侧卧位组(37例)和半卧位组(3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痰液量、氧合指数、临床病死率、脱呼吸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以及侧卧位组患者侧卧位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机械通气第3、5天时,侧卧位组患者的痰液量分别为(41 ± 18)、(35 ± 16)mL,半卧位组患者的痰液量分别为(66 ± 30)、(57 ± 29)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9、2.776,P均< 0.05);机械通气第5天时,侧卧位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较半卧位组显著升高[(288 ± 43)mmHg vs.(254 ± 32)mmHg;t=2.802,P=0.008]。侧卧位组患者侧卧位前5 min和侧卧位后5、15 min的心率分别为(92 ± 16)、(100 ± 17)、(96 ± 17)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9 ± 12)、(115 ± 11)、(112 ± 11)mmHg,结果显示,侧卧位后5、15 min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侧卧位前5 min明显升高(P均<0.00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侧卧位组患者较半卧位组显著降低[4(4,7)d vs. 6(5,10)d,χ2=2.601,P=0.009]。将体位、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和脑卒中类型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921,95%CI(0.860,0.985),P=0.017]是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APACHEⅡ评分[OR=1.357,95%CI(1.162,1.584),P<0.001]是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侧卧位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每日痰液量,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于患者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监护病房高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监护病房高钠血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3例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监护病房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比例约为27.1%,住院时间越长发生高血钠的比较越高,其发生主要与临床高渗脱水剂的应用,意识障碍,中枢病变部位及伴发的高热,高血糖有关。结论:高钠血症是监护室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并对各种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释放因子(CORM-2)对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的老年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C57BL/6老年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Q组、CORM-2+PQ组、iCORM-2+PQ组,每组18只。之后分别在给药后3、5、7 d处死小鼠,留取动脉血、血清及肺组织,分析各组之间动脉血氧分压差别;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特殊病理学染色对比各组之间肺纤维化变化,肺组织MDA、MPO水平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小鼠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肺组织MDA、MPO升高,此变化在PQ组及iCORM-2+PQ组中更为明显,而这两组无明显差别;在CORM-2+PQ组中小鼠血氧饱和度下降较前两组明显改善,肺纤维化程度减轻,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ORM-2对于PQ导致的老年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一氧化碳的抗氧化作用有关,并且可能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而改善肺脏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血清GDF-15、IL-12水平与ICU机械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术的老年患者169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