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耳部因瞬间高强度气流冲击鼓膜引起的中耳及内耳的损伤,采用纯音听力检查来分析中耳、内耳损伤的机理。方法用丹麦MADSEN公司产LTERALL型纯音听力计一台,有按正规纯音测试程序。做双耳气导和骨导听阈测试;德国WOLF公司产鼓室内窥镜一套,镜体外径1.9mm,镜面与镜体的轴线成25°角(PANOVIEW WL:129)。2003年7月-2007年3月对64例因气压伤听力受损的患者进行观察测试,其中鼓膜穿孔的50例,未穿孔的18例。结果气导损失骨导听阈在正常范围内20例,气骨导听阈同时提高(听力损失)44例。气导听力下降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意义。骨导损失穿孔与未穿孔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从骨气导间看穿孔比未穿孔者大,说明伤后穿孔者同时伴中耳、内耳损伤,而未穿孔骨气导间距明显缩小,主要是内耳损伤。结论当鼓膜第一次打击破裂后消耗了部分能量,听骨链的增压作用消失,气流通过鼓膜的穿孔分散到鼓室使卵圆窗压力减少。没有破裂的鼓膜每次表面有压力虽小但保留了听骨链的增压作用,使卵圆窗的压力增大,而多次累积到内耳的能量增大。所以迷路损伤与压力的大小和次数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移植组织的选择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术式种类很多,其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选择的手术方法有关,而且与选择的移植组织也有重要关系。为此,我们对鼻中隔穿孔修补愈合后的移植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我科使用外径 1 9mm的内窥镜 ,用于外伤性中耳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设备 :德国Wolf公司产鼓室内窥镜一套 ,镜体外径 1 9mm ,镜面与镜体的轴线成 2 5°角 (PanoviewWL :12 9)。听力计为TJAM 4B。2 .临床资料 :1996年 6月~ 1999年6月收治中耳外伤患者 32例 (32耳 ) ,均无中耳炎史。其中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12~ 6 1岁 ;左耳 2 1例 ,右耳 11例。伤后来院就医时间 1~ 7d。3.外伤种类 :①气压伤 2 3耳 :穿孔的部位以鼓膜前下多见 ,三角形穿孔 14耳 ,不规则穿孔 6耳 ,梭形 3例 ;②穿通伤 7…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修补鼻中隔穿孔移植组织围手术期的生长愈合情况。方法对13例鼻中隔穿孔长径5~26mm,选用黏膜(中鼻甲黏膜、下鼻甲黏膜、口腔颊黏膜)或阔筋膜,以及自体鼻中隔骨板为移植材料。用两层移植黏膜或筋膜中间夹中隔骨板,而后将这三层组织嵌插于穿孔的鼻中隔黏膜间修补穿孔。结果穿孔长径在5~14mm大小之间用黏膜夹中隔骨板修补(下鼻甲黏膜修补2例;中鼻甲黏膜修补2例;口腔颊黏膜修补5例)。均在20天内愈合,其中有1例因移植物偏小,前端有小裂缝3mm,后进行二次修复。穿孔长径在15~26mm用筋膜包绕骨板修补4例,20~36d愈合。结论鼻中隔骨板包绕筋膜(或黏膜)嵌插修补法形成稳定移植环境,筋膜被生长的中隔黏骨膜覆盖,3种移植黏膜均保持原组织的特点,以颊黏膜组织最佳。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颌骨坏死——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恶性肿瘤应用放射治疗已趋普及。由射线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及其继发的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颌骨放射性坏死 (骨髓炎 )发生后 ,病期漫长 ,治疗困难 ,给病员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选择放射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 ,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可避免发生此病和降低发病率。1 临床资料 放射性颌骨坏死 4例。男性 3例 ,女性1例 ,年龄 4 6岁~ 69岁。单纯放疗 1例 ,术后放疗 3附表 放射性颌骨坏死并发症病因耳聋皮瘘张口受限口干鼻咽癌 1 1 1 1腮腺腺癌 1 1 0 0颌下腺腺样囊性癌 0 1 1 1口底鳞癌 0 1 1 0例。放射源60 Co 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对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使用前庭康复训练同时配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仅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前庭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合并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前庭功能代偿,促进平衡自信心的恢复,减轻眩晕临床的不适症状,缓解患者恐惧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组分ASP-3c抗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P-3c(2~50μg/mL)单独或联合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10 ng/mL)处理人原代软骨细胞48 h。MTT法检测软骨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DMB法检测培养上清蛋白多糖含量;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L-1β、IL-6及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结果:ASP-3c处理人原代软骨细胞48 h不影响其增殖活性,并可改善IL-1β所致的软骨细胞退变表型。ASP-3c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骨细胞内IL-1β、IL-6的基因表达,并阻断外源性IL-1β对软骨细胞IL-1β、IL-6的上调作用。同时,无论是否存在外源性IL-1β处理,ASP-3c均可促进蛋白多糖合成,上调糖基转移酶mRNA水平。结论:ASP-3c可通过抑制软骨细胞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合成减轻软骨局部炎症;并促进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恢复基质稳态,进而起到抗骨关节炎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根除 HP的疗效,旨在为重庆地区 HP感染患者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根除方法。方法将经碳14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均阳性的126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根除 H P治疗结束后4周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以判定 H P根除情况。结果共115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10日序贯疗法组 H P根除率按意向治疗(IT T )和按方案分析(PP)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IT T :82.5%/73.0%,P<0.05;PP :91.2%/79.3%,P<0.05),且两组疗法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日序贯疗法在重庆地区可明显提高 H P感染根除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HP根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正芳  谭扬 《中国药房》2010,(12):1113-11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阿司匹林、川芎嗪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200mg+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qd。14d为1个疗程,用药28d比较2组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高、低切黏度与红细胞集聚指数)、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血脂指标(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厄贝沙坦、阿司匹林、川芎嗪3药联合使用比厄贝沙坦、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DN的疗效更好,且具有协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