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亚琦  王小明  胡明华 《吉林医学》2013,34(12):2248-2249
目的:比较改进开展的一针法单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手术及双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上的优缺点。方法:总结18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治疗经过,一针法单孔腹腔镜手术110例为观察组,开放手术42例及双孔腹腔镜手术35例为两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随访3~12个月,比较三种术式的治疗特点。结果:腹腔镜手术的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式创伤小、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缝线。一针法组更明显优于双孔法组。结论:一针法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纤维化及氧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来我科进行肝切除的病例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n=25)和研究组(腹腔镜下肝切除组,n=28)。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比较围手术期两组间纤维化及氧代谢指标差异。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及切除肝脏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研究组血浆AST、AL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氧代谢指标并无明显波动,但对照组波动明显。术后1、3、7、14d,研究组纤维化相关指标HA、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开腹手术一致,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肝脏受损程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术中难点及对策、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顺利,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5 h,术中出血约500 ml;术后第2天出现高热、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得以控制;术后第3天胃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术后第6天出现少量胰漏,冲洗引流后痊愈;无胆漏、胃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7天出院。结论:娴熟的腹腔镜下操作技术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先决条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介绍“一针法”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探讨其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的优越性。方法将136例小儿疝气分为3组:传统手术组共54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常规腹腔镜组共38例,采用常用的双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一针法”组共44例,采用改进的单孔腹腔镜“一针法”手术治疗。比较3组在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组相比较,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术后主诉疼痛及阴囊肿胀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或P〈0.01),且疝复发及对侧新发疝发生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一针法”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和减轻疼痛方面更优于常规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易恢复、瘢痕细微的优点。而腹腔镜下“一针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更是在微创概念上更近一步,操作简易,手术时间更短,且易于推广,腹壁无可见疤痕,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更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临床安全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15例肝脏疾病使用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成功进行15例手术.其中肝细胞肝癌8例,胆管细胞癌4例,肝血管瘤3例.全部完整切除.15例患者中,腹腔镜辅助肝切除5例,开放肝切除10例;右半肝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3例,肝段切除4例,不规则肝切除3例.平均切除时间(180±40) min,出血量(200±130) ml.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仅2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冲洗后治疗痊愈出院.无术后腹腔内出血、肝衰、切口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7)天.结论 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6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资料,分析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序贯式径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90~630min,术中出血量150~800mL。术后病理: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肿瘤直径1.8~3.0 cm;清扫淋巴结7~30枚,平均16.7枚。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序贯式径路能有效地进行探查、分离及淋巴结的清扫,可作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月间我科22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中,19例全腔镜下完成精准肝切除:规则性肝叶(段)切除13例,其中左半肝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8例,Ⅵ段切除4例;不规则切除6例。3例术中中转开腹,其中1例为右半肝切除,另2例为肝Ⅶ段肿瘤切除。术中均未置放肝门阻断带。平均手术时间(190±75)min,平均出血量(320±125)ml,平均住院时间(9.6±2.5)d。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胆漏,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引流后治愈。均获随访,时间1—26个月,除1例肝细胞癌术后15月死于复发转移外,其余肝癌尚未复发,良性病变患者无症状再发。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技术要点是选择恰当的人路,有效控制出入肝血流,精准肝门解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掌握扎实的开腹手术基本功是腔镜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月6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中采用自制肝门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观察组),30例术中采用传统腔镜下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阻断肝门操作时间为(3.2±2.1) s,对照组为(22.4±2.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去阻断操作时间为(2.6±0.9) s,对照组为(31.0±5.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2±1.9) d,对照组为(9.5±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操作简单,可优化手术流程,阻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