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治疗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的手术多采用瓣膜移植,但术后患者重建的主动脉根部存在扩张现象,因此瓣膜高度的不足会致使主动脉瓣膜再次关闭不全。本文研究不同主动脉瓣膜高度设计对瓣膜开闭性能的影响,通过体外数值模拟,获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以根部直径26.0 mm、瓣膜高度14.0 mm为参照,建立瓣膜高度增量为±0.5 mm的六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对模型最大应力、瓣口面积和接触力等参数的结构力学计算和分析,获得合理的几何尺寸。研究发现,六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范围在640~690 kPa之间,与文献的结果相符合;瓣膜高度分别为13.5、14.0、14.5 mm的三组模型的瓣口面积在合理范围内;六组瓣叶接触力随瓣膜高度增加呈增大趋势。研究表明主动脉瓣膜的高度对主动脉瓣膜关闭性能存在影响,太小或太大的瓣膜高度会减小主动脉收缩期的瓣口面积,影响主动脉开闭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肾缺血预处理及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比较三种方法对缺血 /再灌(I/R)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效应。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NC,n=6) ,离体心脏仅灌注KH液70min;缺血 /再灌 (I/R ,n=6) ,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 (IPC,n=6),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 ;肾缺血预处理组(K -IPC ,n=6) ,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 (DL-IPC ,n=6) ,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以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 ,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电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在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 (P<0.05) ,在ATP含量、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方面均优于I/R组(P<0.01) ,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 (P<0.05) ,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 (P<0.01)。结论不同部位的非心脏缺血预处理 ,与心脏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重肺动脉瓣反流是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最常见的合并症,晚期可导致进行性右心室扩张、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死亡。后天性分支肺动脉狭窄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分支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患侧肺缺血及反复肺炎,同时加重肺动脉扩张和肺动脉瓣反流,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在解剖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上述两种病症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对于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分支肺动脉狭窄的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和分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一站式治疗未见报道。两种术式同期实施操作难度较大,本例是这一技术方式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 )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前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118例患者 ,其中DM并CHD(DM组 ) 2 2例 ,同期非DM并CHD(对照组 ) 96例的术前准备、手术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DM组平均年龄 (5 9.8± 9.3)岁 ,女性 7例 (31.8% ,P<0 .0 5 ) ;体外循环阻断时间 (92 .0± 4 0 .9)min ,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细小 8例 (36 .4 % ,P <0 .0 5 ) ;术前血糖 (6 .4±1.1)mmol/L ,术中血糖 (16 .1± 2 .3)mmol/L ,术后当天初测血糖 (17.5± 4 .4 )mmol/L ,予静脉推注胰岛素 ,次晨空腹血糖 (11.6± 2 .8)mmol/L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7例 ,伤口愈合不良 5例 ,口腔溃疡 5例 ,6个月内复发心绞痛 3例 ,与对照组比较 ,均P <0 .0 5。结论 :DM并CHD患者行CABG病情复杂 ,围术期处理应采取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是否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及其与瓣膜钙化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人主动脉瓣膜组织分为3组(n=10):(1)对照组:瓣膜来自扩张型心肌病需心脏移植的受体,排除瓣膜组织病理改变者;(2)纤维化组:瓣膜来自严重主动脉瓣膜钙化需瓣膜置换术者,取远离瓣膜钙化部位,纤维化增生组织,排除风湿热及心内膜炎病史者;(3)钙化组:瓣膜来源同纤维化组,取瓣膜明显钙化组织。分别进行von koss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于进一步指导瓣膜组织分组;RT-PCR分析,检测瓣膜组织内Th17/Treg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无Th17/Treg细胞浸润;纤维化组Th17细胞浸润明显高于钙化组(0.904±0.079比0.445±0.057,P<0.01);钙化组Treg细胞浸润明显高于纤维化组(0.900±0.058比0.396±0.032,P<0.01)。结论主动脉瓣膜钙化与纤维化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率不同,调控Th17/Treg细胞分化趋势或许可以干预主动脉瓣膜钙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以来,爆发于湖北省武汉市、流行于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引起广泛关注。其病原体被判定为一种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力。SARS-CoV-2感染者除典型呼吸系统表现外,相当一部分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与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等改变,病毒相关心肌损伤、ACE2表达下调、炎症反应、缺氧及代谢障碍等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合以往冠状病毒研究和现有COVID-19报道,对此心脏损害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聚乙二醇(PEG)交联猪去细胞瓣,共价接枝GRGDSPC多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并联合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HAVI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方法: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去细胞瓣支架上引入的巯基与枝化状PEG末端丙烯酰基共价结合,使PEG交联去细胞瓣,并行生物力学检测。再利用PEG-去细胞瓣支架上未饱和的丙烯酰基与GRGDSPC多肽末端半胱氨酸的巯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对PEG-去细胞瓣支架行GRGDSPC多肽共价修饰,免疫荧光测定GRGDSPC多肽修饰效果。在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上种植HAVICs,缝制于生物反应器内,体外构建心脏瓣膜。接种2、4、8h后,通过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粘附情况。体外培养10d后行形态学观察和DNA含量测定。结果:力学测试结果显示,PEG-去细胞瓣支架的最大抗张强度较单纯去细胞瓣支架明显提高[(7.53±0.32)Mpa∶(5.65±0.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天然主动脉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RGDSPC多肽可有效地与PEG-去细胞瓣共价接枝。不同时段细胞粘附计数及形态学观察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明显促进HAVICs的粘附,并可在瓣膜表面形成连续单细胞层。DNA含量测定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PEG交联去细胞瓣可明显改善瓣膜支架力学性能,GRGDSPC多肽接枝的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可促进种子细胞的粘附,改善瓣膜支架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加三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整形1例。共旁路移植67支,平均1~5(3.1±1.7)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59~163(91.6±35.9)h,机械通气时间12~96(43.8±26.1)h,术后住院时间15~44(21.3±9.2)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降低[(50.5±7.7)mmvs(56.5±10.2)mm,P<0.01)],LVEF较术前明显升高[(52.6±10.6)%vs(47.9±10.2)%,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同期施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效果满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恰当处理瓣膜病变、心肌充分再血管化、良好心肌保护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单中心儿童心脏移植关键技术和方法,为中国儿童心脏移植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08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完成的47例儿童心脏移植临床资料,观察受者临床特征、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全因死亡或再次移植为主要终点事件,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47例患儿心脏移植时年龄为(10.3±4.8)岁,男性24例,女性23例,体质量(32±15)kg,术前肺动脉压(33±12)mmHg。原发病包括:心肌病3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9例和心脏肉瘤2例,4例患儿既往有心脏手术史。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均<10%,供受者ABO血型相同39例,相容8例,供受者体质量比1.6±0.6。供心冷缺血时间为(330±115)min,其中24例冷缺血时间>6 h。采用双腔静脉法37例,双房法10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19±53)min,体外循环并行辅助时间(80±48)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32 h(13~1 250 h),ICU停留时间中位数7 d(5~11 d)。术后20例受者发生一种或以上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7例、心律失常5例、肾功能不全7例、排斥反应3例和血液系统并发症1例。受者术后3周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7±5)%(57%~79%),46例受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术后59 d死于肺炎。截至2019年6月30日,46例受者平均随访时间(42±31)个月(6~129个月),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93.01%和93.01%。 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本中心儿童心脏移植术后近、中期生存率良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儿童心脏移植技术流程,行之有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报告1例疑似心肌炎的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成功原位心脏移植的案例并分享诊治经验。方法:对2019年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收治的1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在ECMO辅助下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查阅文献分析病因诊断及诊治经过。结果:7岁儿童因“咳嗽21天,加重伴心慌、呼吸困难10天”,由外院带ECMO和气管插管转入我院。患儿内科药物治疗及ECMO辅助14天后心功能仍差,结合病史、诊治经过及检查资料考虑扩张型心肌病,行原位心脏移植后顺利撤除ECMO,术后心肌病检结果支持诊断。结论:病因诊断对治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DCM以心脏移植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