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种大鼠脂肪肝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胃造瘘法、酒精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及高脂营养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肝病的三种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和优缺点,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奠定更有效的模型基础.方法分别从胃造瘘管内注入56%白酒,至每次18 ml/kg·d,和经胃灌入同样白酒16~18 ml/kg·d,早、晚各1次,制作胃造瘘和酒精灌胃大鼠模型;又给刚断乳SD雄性大鼠喂养自制营养高脂饲料,复制肥胖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开始后4、8、12、24周,在各实验组中随机取8只大鼠,心包腔穿刺取血,测肝功及血糖、血脂:并取小块肝组织分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酒精灌胃组大鼠总体死亡率较高,达37.9%.胃造瘘组仅16.0%,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营养性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迅速,至12周时已达434.6±30.4g,24周时达502.16±16.4g,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9±31.4g和433.1±36.9g,T=4.3l,P<0.01.也明显高于另两组大鼠体重332.5±24.8g,412.5±34.4g和345.6±25.6g,430.6±26.9g,P<0.01.各模型组肝指数与相应之对照组比较,8周时始有显著差异,P<0.05;24周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肝功转氨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4周各模型组白蛋白明显下降,分别为28.04±2.42g/L,29.15±3.21g/L;28.56±193 g/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肥胖模型组TCH、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糖GL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模型组8W时即可见脂肪肝的各种病理改变,12W时肝纤维化已明显形成.结论胃造瘘法克服了酒精灌胃模型的缺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易行、经济可靠、死亡率低的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激素对股骨头微血管及组织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和股骨头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健康日本白兔40只,1.86~2.21kg,平均2.06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只,对照组9只。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8mg/kg,对照组每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2ml/kg。在实验的第4、8和12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头行微血管墨汁灌注,研究股骨头MVD的变化;制作半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股骨头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拍摄兔耳背微血管网观察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双侧股骨头松质骨和密质骨的单位面积内MVD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3个月后明显下降(P<0.01)。兔耳背微血管网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变稀疏。股骨头各系组织细胞内均发现有脂质堆积;骨细胞核膜失去连续性、碎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内出现脂滴,胞膜结构不完整,可见明显的裂隙,线粒体肿胀、变圆,结构不清;脂肪细胞异常肥大,核内出现脂滴,并压迫小静脉,管腔变窄;小静脉内可见红细胞相互重叠呈“缗线状”。结论骨内压升高是激素性骨坏死病理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与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小静脉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兔股骨头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病研究所完成。健康雄性日本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12只,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8mg/kg,1次/周。对照组6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2mL/kg,1次/。取股骨头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苏丹Ⅲ染色,周光镜下计量空缺骨陷窝数和脂肪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股骨头各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纳入兔18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16只。①光镜下两组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量的改变:实验组第4,8,12周股骨头软骨下区的皮质下骨小梁内空缺骨陷窝较对照组增多犤21.0±2.6)%比(12.0±1.8)%,(24.0±1.8)%比(12.0±1.3)%,(36.0±1.5)%(比(13.0±2.1)%,P<0.01犦8周和12周即可见到小片块状缺失骨;第细胞的区域。②光镜下两组之间股骨头脂肪细胞的改变:实验第8,12周实验组兔股骨头内脂肪细胞明显增大,骨陷窝内有被苏丹Ⅲ染成桔黄色的脂肪沉积,两组间均未见有脂肪栓子。两组间股骨头脂肪细胞大小变化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③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股骨头各系细胞早期(轻者)胞浆和胞核内出现脂质堆积,晚期成骨细胞核膜碎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肿胀出现脂滴,毛细血管壁肿胀,质膜结构不完整,可见到明显的裂隙。脂肪细胞核内可见脂滴。小静脉常被异常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使管腔骤然变窄。结论: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股骨头各系细胞慢性缺血缺氧引起脂肪变性,晚期发生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兔股骨头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病研究所完成。健康雄性日本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12只,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8mg/kg,1次/周。对照组6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2mL/kg,1次/周。取股骨头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苏丹Ⅲ染色,光镜下计量空缺骨陷窝数和脂肪分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股骨头各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纳入兔18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16只。①光镜下两组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量的改变:实验组第4,8,12周股骨头软骨下区的皮质下骨小梁内空缺骨陷窝较对照组增多[(21.0&;#177;2.6)%比(12.0&;#177;1.8)%,(24.0&;#177;1.8)%比(12.0&;#177;1.3)%.(36.0&;#177;1.5)%比(13.0&;#177;2.1)%,P〈0.01];第8周和12周即可见到小片块状缺失骨细胞的区域。②光镜下两组之间股骨头脂肪细胞的改变:实验第8.12周实验组兔股骨头内脂肪细胞明显增大,骨陷窝内有被苏丹Ⅲ染成桔黄色的脂肪沉积,两组间均未见有脂肪栓子。两组间股骨头脂肪细胞大小变化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③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股骨头各系细胞早期(轻者)胞浆和胞核内出现脂质堆积,晚期成骨细胞核膜碎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肿胀出现脂滴,毛细血管壁肿胀,质膜结构不完整,可见到明显的裂隙。脂肪细胞核内可见脂滴。小静脉常被异常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使管腔骤然变窄。结论: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股骨头各系细胞慢性缺血缺氧引起脂肪变性,晚期发生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5.
抗TNF抗体和谷胱甘肽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药物治疗酒精性与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观察两种药物的疗效。方法分别建立酒精性与营养性肥胖大鼠实验动物模型,设立TNFα McAb和GSH预防组、治疗组和停灌酒或高脂饲料的对照组,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比较各组间大鼠内毒素水平,肝功能和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大鼠经抗TNFα McAb与GSH预防性治疗或治疗4周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肝功酶学水平亦随之下降,与自身前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GSH治疗的两肥胖模型组血总胆固醇水平有所下降,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减轻。预防组疗效优于治疗组。结论抗TNFα McAb和GSH可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在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损伤早期应用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激素后引起的骨无菌性坏死与激素摄入的剂量有密切的关系。动物实验证明,家兔摄入强的松龙每天1.07mg/kg持续4~6w,就能引起股骨头骨细胞无菌性坏死。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认为短期内摄入激素的剂量超过强的松剂量2000mg以上时,股骨头无菌坏死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