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3种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W istar大鼠制作动物模型,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并予以端端吻合,分别联合给予不同组合的甲基强的松龙、环孢素A(C sA)和FK 506,A组(对照组,n=9)不给药,B组(n=9)术后使用2 d甲基强的松龙20 m g/(kg.d);C组(n=9)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2周FK 506,剂量为1 m g/(kg.d);D组(n=3)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4周FK 506,剂量同C组;E组(n=9)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2周C sA,剂量为2 m g/(kg.d);F组(n=3)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4周C sA,剂量同E组。于术后1、2和4周各组分别取双侧坐骨神经,进行白细胞介素1β(in terleuk 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 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 terferon,γIFN-γ)和巨噬细胞游走因子(m acrophage m igration inh ib itoryfactor,M I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修复后的坐骨神经IL-1β和IFN-γ的表达高峰出现于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表达量明显减少,至第4周就难以发现阳性染色;TNF-α和M IF的表达则只出现在第1周,且表达水平较低。各实验组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高峰均出现于术后第2周,且持续至第4周仍有表达,M IF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第1周,其表达也可持续至第4周。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发现C~F组间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B组的表达介于A组和其它实验组之间。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IL-1β、TNFα-、IFN-γ和M IF表达的峰值,而且可以明显延长其表达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进行3~9年的随访,探讨其中长期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外踝韧带修复和后踝关节镜清理同期手术的患者共47例,随访4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8.9±10.0)岁。通过问卷及查体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运动机能等,对比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评分、运动机能Tegner评分,并分析临床评分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受伤时间、手术用时、软骨损伤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71.8±22.8)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及Tegner评分均优于术前水平(1.0 vs. 5.0, 92 vs. 80, 6.5 vs. 2.0, P均<0.001),疗效优良率为97.6%,术后VAS评分(t=2.719,P=0.10)、AOFAS评分(t=-2.853,P=0.10)、Tegner评分(t=-3.443,P=0.001)和恢复运动时间(t=2.814,P=0.008)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术后VAS评分与软骨损伤呈负相关(Z=-2.195,P=0.028)。结论 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同期手术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年龄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合并软骨损伤可加重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轴突和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并予以端端吻合,分组分别联合给予不同时间的甲基强地松龙、CsA和FK506(B组术后使用2 d的甲基强地松龙20 mg·kg~(-1)·d~(-1);C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2周的FK506,剂量为1 mg·kg~(-1)·d~(-1);D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4周的FK506,剂量同C组;E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2周的CsA,剂量为2 mg-kg~(-1)·d~(-1);F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4周的CsA,剂量同E组),对照组(A组)不给药,于术后1、2、4周取材坐骨神经,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Nf和S10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形态学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吻合口远端的许旺细胞崩解不彻底,吻合口近端的神经轴突退变距离缩短,神经轴突生长速度更快,神经的再髓鞘化程度更高,早期即可见中央动脉形成。用药2周组与用药4周组在神经修复的组织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F和S100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后,提示用药组神经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A组),而联合用药组(C、E组)的神经生长速度在2周内比单纯使用甲基强地松龙组(B组)更快。联合用药组(C、E组)S100阳性染色的数量在2周内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对神经吻合口远端的许旺细胞和神经吻合口近端的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短期用药就可以取得与长时间用药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腕骨摘除腱团填塞术广泛用于月骨无菌性坏死、第一腕掌关节炎及舟骨近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填塞腱团取材比较广泛,包括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环指指浅屈肌腱以及阔筋膜等,其目的在于以腱团填充腕骨摘除后的空间,以阻止关节塌陷.  相似文献   
5.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近端骺损伤和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科自1998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大年龄儿童肱骨近端严重错位骨折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其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7~17岁,平均14·5岁,骺板损伤分  相似文献   
6.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近端骺损伤和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1998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大年龄儿童肱骨近端严重错位的骨折患者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透析所致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25例透析所致假性动脉瘤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补充足量的新鲜血浆及胶体液,尽量纠正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手术均从病变近端正常组织入路,解剖出近端正常的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同时应用电灼止血以防出血过多,上血管夹以阻断肱动脉远端血供。掀开皮瓣找到肿物囊壁,将囊壁打开取出其内积血,仔细检查囊腔内壁即可发现与肱动脉相通之瘘口,将瘘口周边修剪,横行缝合。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期成功修复肱动脉瘘口,术后切口一期愈合15例;切口部分裂开5例,经换药处理后愈合;5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经反复换药及抗感染治疗,4例愈合。1例术后1年未愈,因肾衰晚期并发症病逝。术后随访2个月~5年,20例有神经压迫症状者经肌电图及物理检查,其中,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8例,无恢复4例。结论:肾衰晚期血液透析所致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病情复杂,应综合治疗,方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自Morrison首次报道[1]应用(蹰)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后,临床已广泛开展,但传统的躅甲瓣供区往往会造成患者足部耐磨性差、易破溃等后遗症[2],我们于2005年7月一2008年7月采用保留(躅)趾跖底负重区的游离(蹲)甲瓣移植再造拇指23例,经2~16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外形美观、功能满意、(躅)甲瓣供区(跗)趾功能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除月骨、大多角骨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第1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植入肌腱或筋膜团以替代被切除的腕骨发挥功效.此方法临床应用甚为普遍,但对肌腱、筋膜团的转归及力学效能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现归纳、总结筋膜、肌腱团植入关节后的转归及力学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