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5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5.7%,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2.9%(29/35)。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3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1%和54.3%,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为78.9%、52.6%、36.8%,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7%。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太原市精神卫生防治管理(精防)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以提高精防人员的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方法对11个地市的50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25个社区服务站,60个乡镇卫生院和958个村卫生所的精防医务人员随机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167份,平均得分为(69.73±13.32)分,其中基本知晓占23.35%,部分知晓占63.68%,较少知晓占12.97%。不同性别、地域、年龄及文化程度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3、10.286,F=3.733、172.023,均P<0.05)。精神卫生知识中一般知识了解程度较高(正确率均>65%),精神疾病病因及精神卫生相关纪念日了解程度较低(正确率均<47%)。结论该市精防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并不乐观,亟需加强对精防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内脏型肥胖评分对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质量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1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内脏脂肪面积(VFA)≥100 cm2、内脏脂肪体表比≥85 cm2/m2以及系膜脂肪比(MFR)≥0.44作为临界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评价不同评分对直肠癌手术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通用的Quirke直肠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评价时,系膜完整率达97.8%.以BMI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术中术后以及系膜完整度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VF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淋巴结检出率、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内脏脂肪体表比(VFA/BS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切口长度及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FR比≥0.44为临界值进行分类时,两组间在系膜完整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VFA水平是反映直肠系膜完整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即使对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能达到满意的系膜完整切除,BMI并不能反映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质量及手术难度的影响.采用更严格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时,VFA作为评价内脏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较VFA/BSA、MFR及BMI能更敏感地反映肥胖对直肠癌术后系膜完整度以及手术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胃近端癌根治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近端癌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4年5月~2006年10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胃近端癌手术5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D1 α/β淋巴结清扫6例,D2/D2 清扫47例.全胃切除术1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结果 本组有49例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4例,中转率为7.5%.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15.8±22.8)min,全胃切除手术时间(289.8±35.8)min;平均出血量(139.34±82.7)ml;清扫淋巴结(28.9±11.0)枚;肿瘤近残端(3.6±1.3)cm,远残端(6.4±1.1)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1±0.9)d,下床活动时间(2.8±0.6)d.无术后死亡病例.吻合口漏1例及其它并发症7例均经内科治疗痊愈.术后随访2~31月,平均18.6月.因肿瘤复发死亡11例,另3例复发病人尚健在.结论 腹腔镜胃近端癌根治术能达到胃癌标准根治术(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减少开胸手术机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探讨预测模型对其发生低血糖的预测价值。方法 120例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均使用无糖透析液,记录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情况,根据1个月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58例和无低血糖组62例,比较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DN病程、血糖变异系数、口服降糖药比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DN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拟合度;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预测DN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58例,发生率为48.33%;低血糖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DN病程≥1年、口服降糖药、血糖变异系数≥0.26比率(55.17%、82.76%、82.76%、86.21%、89...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术中不变体位的腹腔镜直肠癌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L-ELAPE)的安全性和短期(术后30 d)疗效。方法从本中心随访数据库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7月间行L-ELAPE术的病例及其随访资料,分为术中改变体位组与不改变体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质控的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标本穿孔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获取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不改变体位组38例,改变体位组3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中转开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获取数目、围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改变体位组手术时间低于改变体位组(P=0.03)。改变体位组6.1%(2例)术中标本穿孔率和环周切缘阳性,不改变体位组无阳性病例。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后30 d内患者死亡。结论不变体位的L-ELAPE术手术时间短,短期安全、可行。但其长期疗效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6年2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4组(A、B、C、D),每组25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中转开腹率、并发症。A组手术在8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3.1例,B组平均每月4.2例,C组平均每月6.3例,D组平均每月8.3例。结果4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有可比性。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0±45)min、(210±42)min,显著长于C组(180±38)min和D组(165±34)min(P<0.05);A、B组的出血量分别为(328±150)ml、(278±137)ml,显著多于C组(150±90)ml和D组(140±83)ml(P<0.05)。中转开腹率由A组的24%(6/25)、B组的20%(5/25)下降到C组的8%(2/25)、D组的4%(1/25)(χ2=5.446,P=0.155)。4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大致为50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8月我院32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3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98例,联合脏器切除术8例.结果 321例患者有31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全胃切除术(323±58)min,近端胃切除术(268±76)min,远端胃切除术(274±52)min,联合脏器切除术(33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82)ml,平均清扫淋巴结(35.2±13.5)枚,胃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6.3±1.7)cm和(5.8±1.9)cm.术后有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围手术期死亡.319例随访3~43个月,随访期内有50例复发,其中45例为单一类型复发,5例为多种类型复发.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篮球运动员急性软组织损伤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自强  张铭连 《河北中医》2008,30(10):1043-1044
在高强度对抗的篮球运动中,极易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损伤1~3日后局部出现新月征,或广泛性青紫血瘀斑.2007年,我们运用自拟经验方活血止痛散治疗篮球运动员急性软组织损伤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compare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seeding of tumor cells. Methods: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ic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65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uring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n = 34)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 (n = 31). Cytology was examined twice, immediately after opening the peritoneal cavity and just before closing the abdomen. Saline was poured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and 100 ml fluid was retrieved after irrigation.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were lavaged after surgery with 100 ml saline. Carbon dioxide (COz) was derived through the trocar side orifice after pneumoperitoneum during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and filtered through 100 ml saline. Cyt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filtrate was performed after the filtration proces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cytology dur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32.26% in the preoperative lavage and 22.58% in the postoperative lavage.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cytology during conventional surgery was 41.18% before lavage and 26.47% after lavage. Only one positive cytology was detected in the CO2 filtrate gas. The incidence of positive cytology in the lavage of the instruments dur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6.45 %. Conclusion: During gastric laparoscopic surgery, CO2 pneumoperitoneum does not affect tumor cell dissemination and seeding. In this study,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used in gastric cancer surgery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intra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of cancer cells than the conventional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