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研究。 方法 选择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71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取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HIF-1α、VEGF和Bcl-2表达,以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7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医院感染率为3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5.19%、24.07%和16.67%;共分离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93%;71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2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16.90%、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14.0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12.68%。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5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0.0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67%。感染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未感染组而Bcl-2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而Bcl-2呈低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以治  王文松 《江苏医药》1995,21(2):110-110
我院自1979~1992年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病人336例,手术治疗247例,占73.51%,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手术治疗247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66岁。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列腺鸡蛋大小者定为肝的142例,占5749%;前列腺鸭蛋大小者定为肝的83例,占33.6%;前列腺鹅蛋大小者定为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人类白血病细胞是否具有致凋亡作用,并研究Bcl-2基因和P53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与HL-60细胞作用,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用MTT法观察NO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改变,用DNA凝胶电泳、细胞DNA含量、DNA末端标记、Annexin-V/PI法等分析细胞凋亡,并用流式细胞法进一步观察在NO作用过程中凋亡调控因子Bcl-2和P53蛋白及线粒体膜蛋白表达变化。结果:NO能抑制HL-60细胞生长,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显示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亚G1峰检出、DNA末端标记、Annexin-V/PT^-表达增加等证实。NO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P53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线粒体膜蛋白表达增加。结论:NO对HL-60细胞有强的致凋亡作用,Bcl-2和P53参与NO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强剂量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及骨髓抑制等情况。(方法)对5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增强剂量CHOP方案治疗及良好的支持治疗并长期、定期治疗及随访。(结果)全组完全缓解率为784%;3年生存率为779%。(结论)增强剂量CHOP方案与传统CHOP方案相比在完全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上有明显提高,而其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应停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8例难治性复发性MM应用反应停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以寻找难治性复发性MM的治疗方案。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进步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66.7%,大多数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反应停对难治性复发性MM有较好疗效,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8岁.因发现右腋下肿块1年余,于1998年10月15日入院.体检:右腋下淋巴结4 cm×4 cm,右锁骨上淋巴结3 cm×4 cm.一般状态分级(PS)0级,无B症状,病理活检为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CD20+,LCA+.诊断为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Ann Arbor分期为Ⅱ期,PS为0.当时给予CTOP方案(环磷酰胺加吡南阿霉素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常规化疗6个疗程后缓解.至1999年7月,右腋下淋巴结及右锁骨上淋巴结再次肿大,3 cm×3 cm及2.5 cm×1.5 cm, 诊断为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复发,Ⅱ期,PS为0.给予CTVP方案(V:长春碱酰胺)常规化疗4个疗程后,淋巴结缩小不明显,遂局部加用放疗3cGY, 此后达第2次缓解.重复上述方案2个疗程后结束.然而至2000年9月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诊断为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第2次复发,Ⅱ期,PS为0.遂决定行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7.
对郭振荣、盛志勇等"四项抗感染错误实验"的科学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涉及的“四项抗感染实验研究”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件,其中心内容是部分烧伤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几个非系列性的试验研究从烧伤创面感染来否定湿润烧伤膏的药效作用。事件至今虽有十年了,但湿润烧伤膏的疗效已被公认。据统计,每年全国各家医院成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超过35万余例。大量严重烧伤病人治愈成功的事实以及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试验也都证明了这几项研究的片面性和错误结论。这四项研究从设计思路、研究目标等方面不仅带有主观意愿,而且其研究方法和结果明显存在主观控制实验结果的嫌疑,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避免继续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影响,现在对这四项错误实验进行剖析,其目的是提醒和教育广大医疗和研究人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能像所剖析的作者那样,要严格按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开展工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遗憾。  相似文献   
8.
应用牵开器及管状吻合器经腹行胃底贲门癌切除23例报告高邮市人民医院外科胡以治,王文松我院自1991年8月至1994年8月应用上腹部悬吊式手术牵开器及GF-Ⅰ型管状吻合器经腹行胃底贲门癌切除术23例,其创伤小,避免了开胸的并发症。1临床资料本组2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GDHu-1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用台盼蓝染色、MTT法、5′-溴-2′脱氧尿苷(B rdu)-ELISA法观察ZGDHu-1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和ELISA法测定DNA片段等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ZGDHu-1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活力,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HepG2细胞与ZG-DHu-1作用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2-M期;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断化,亚G1峰检出并增加,Annexin V+/PI-表达升高,细胞内DNA片段含量增加,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等均证实ZGDHu-1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结论ZGDHu-1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膀胱刺激症状。它是下腹部病变经放射治疗的一种并非少见的,但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根据病史,结合膀胱镜检查,必要时经膀胱活检来明确诊断。保守治疗一般难以奏效,向膀胱内灌注4~10%的福尔马林溶液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严重出血形成膀胱内血块较多者,可行膀胱切开清除血块+缝扎或电凝止血,必要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