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例1】女,9岁。因反复发热2月余,时有头痛、头晕、恶心就诊。病后第3周曾因高热、头痛、头晕加重住当地医院,诊断病毒性脑炎,予以降颅压、抗病毒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病儿头痛复又加剧,出现短暂性意识模糊,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缓解后乏力、...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解决患髋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大,且并发症多[1].笔者对125例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25例均为日照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患者.其中男71例,女54例;年龄(78.4±11.3)岁.股骨颈骨折9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1例,骨关节炎8例.应用骨水泥型假体98例,混合固定型假体27例.术前合并合并糖尿病38例,高血压42例,心脏疾病7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成年猪脊柱制作胸腰段后凸畸形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胸腰段后凸畸形对腰椎三维运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收集24例成年家猪胸腰椎脊柱新鲜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制造两个Cobb角度水平的胸腰段后凸畸形和相应的腰椎过度前凸模型,进行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测量L2、3和L4、5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运动范围( ROM)以及所对应的中性区(NZ)的大小,对各组数值进行方差分析,用snk(q检验)法对分组变量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后凸的胸腰段对邻近运动节段(L2、3)矢状面上的运动(前屈/后伸)ROM以及NZ的影响更明显,P<0.05,而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ROM及NZ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下腰椎运动节段(L4、5)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ROM及NZ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成年猪脊柱制作胸腰段后凸畸形模型进行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是可行、简便、有效的;腰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的过度增大,是胸腰段后凸畸形后为维持脊柱矢状面平衡的一个重要代偿改变,且ROM的增大以上腰椎的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将HIE 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入高压氧舱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HIE能提高疗效,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新生儿反应差,病情变化快,因此,需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中的恶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均有因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质和量的异常而合并感染发热,再加上经常使用化疗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致使机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感染明显加重,体温不易控制,如何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控制感染,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探索应用痰热清(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辅助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药耐药是化疗失败的关键因素。西药作为逆转剂,其不良反应往往难以耐受,并且作用靶点相对比较单一,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中药逆转剂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从单味中药和中成药提取物抗耐药两方面进行研究。单味中药主要研究川芎、榄香烯、全蝎、防己、冬凌草、苦参、砒霜、薏苡仁、鸦胆子,中成药主要研究生脉注射液、复方三根制剂、浙贝母散剂、拮新康。作者认为,中药逆转剂靶点相对广泛,价格低廉,不良作用较少,同时可以将中医的辨证思维融入整个治疗之中,根据患者证候来选择相应的中药逆转剂,但是由于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单一针对某一个机制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很好,一种化疗药物的耐药产生涉及到多个耐药机制的参与,如多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而这些研究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并没有应用于临床,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也均是凭一些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同时,某些中药的逆转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相似文献   
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见于<2岁婴幼儿,1~6个月的小婴儿多见,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1],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镇静、平喘、抗感染。我科自2000年11月-2002年12月对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54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2个月16例,>2~3个月8例,>3~6个月6例。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选择住院患儿160例,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1组(新生儿),2组(1个月~3岁),3组(3~6岁)和4组(6~12岁),比较各组留置天数及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1组及4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低于2组和3组,留置时间长,前者与后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血管损伤,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提高了治疗和护理质量,尤其在新生儿和年龄较大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患儿160例,按年龄不同分成新生儿组(<1个月)、婴幼儿组(1个月~3周岁)、学龄前期组(3~6周岁)和学龄期组(6~12周岁)4组,各40例。比较4组留置过程中堵塞、脱出、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新生儿组和学龄期组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留置时间长,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年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锌盐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远期疗效,用法及长期大剂量锌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96例患儿接受大剂量硫酸锌,病情严重的52例治疗开始时联合使用低剂量青霉胺,症状改善后停作,仅用锌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