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癃清片组(40例)和普乐安片组(40例),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12周。癃清片组先采用癃清片(6片/次,2O/d)联合左氧氟沙星(0.2g/次,20/d)治疗4周,随后单用癃清片(6片/次,20/d)治疗8周。普乐安片组先采用普乐安片(4片/次,3O/d)联合左氧氟沙星(0.2g/次,20/d)治疗4周,随后单用普乐安片(4片/次,3G/d)治疗8周。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均行NIH-CPSI评分和EPS中WBC计数。结果:癃清片组和普乐安片组患者治疗4、8和12周后,NIH-CPSI总分及其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EPS中WBC计数也明显减少(P〈0.05)。与治疗第4周末相比,癃清片组治疗第8、12周末的NIH-CPSI总分及其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仍有明显差异(P〈0.05),但EPS中WBC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而治疗第8、12周末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乐安片组治疗第4、8、12周末的NIH—CPSI评分以及EPS中WBC计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癃清片组治疗第4、8、12周末的NIH—CPSI评分与普乐安片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EPS中WBC数目也有一定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癃清片组(40例)和普乐安片组(40例),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12周。癃清片组先采用癃清片(6片/次,2次/d)联合左氧氟沙星(0.2g/次,2次/d)治疗4周,随后单用癃清片(6片/次,2次/d)治疗8周。普乐安片组先采用普乐安片(4片/次,3次/d)联合左氧氟沙星(0.2g/次,2次/d)治疗4周,随后单用普乐安片(4片/次,3次/d)治疗8周。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均行NIH-CPSI评分和EPS中WBC计数。结果:癃清片组和普乐安片组患者治疗4、8和12周后,NIH-CPSI总分及其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EPS中WBC计数也明显减少(P<0.05)。与治疗第4周末相比,癃清片组治疗第8、12周末的NIH-CPSI总分及其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仍有明显差异(P<0.05),但EPS中WBC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而治疗第8、12周末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乐安片组治疗第4、8、12周末的NIH-CPSI评分以及EPS中WBC计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癃清片组治疗第4、8、12周末的NIH-CPSI评分与普乐安片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癃清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IIIA型前列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EPS中WBC数目也有一定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经预试选用不同浓度(100、200、300μg/ml)的GSE分别作用PC-3细胞24、48、72h,以原代培养的1~3日龄SD大鼠肾细胞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四唑氮蓝(MTT)显色法检测GSE对PC-3细胞和SD大鼠肾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GSE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生长(P<0.01),对原代培养SD大鼠肾细胞生长仅有轻度抑制作用。结论:GSE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有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新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差显微镜、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100、200、300μg/ml)GSE与PC-3细胞作用24、48和72 h后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PC-3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呈不规则梭形爬壁生长,贴壁牢固,折光性强;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示细胞呈梭形,核规整,染成均一蓝色;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PC-3细胞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质内线粒体完整,线粒体嵴清晰,内质网无明显扩张,胞质、胞核无水肿,核膜、质膜完整。采用不同浓度的GSE作用24~72 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PC-3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透亮,高浓度组(300μg/ml GSE作用72 h)出现悬浮细胞,表明细胞分裂减少,生长受到抑制;光镜下见PC-3细胞核质比增大,呈多核、巨核,异染色质增多,细胞轮廓模糊。电镜显示GSE作用后PC-3细胞微绒毛结构多数消失,细胞萎缩,胞内出现大量的空泡、染色质凝集、核膜皱缩和核下出现微小空泡等坏死和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GSE可造成PC-3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并诱导PC-3细胞凋亡与坏死,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