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靶区确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6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肺癌的患者,先后行胸部常规CT扫描及CT灌注成像扫描.根据成像勾画原发病灶范围分别称为CT计划靶区(CT-GTV)和CT灌注成像计划靶区(CTPI-GTV),由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得出GTV具体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CT-GTV平均为105 cm3(93 ~ 174 cm3),CWI-GTV平均为86 cm3( 63~132 cm3);CTPI-GTV较CT-GTV缩小约l8%(]9 ca3) (P=0.00).结论CT灌注成像在确定肺癌3DCRT靶区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并由此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精症精液脱落细胞的DNA含量与形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无精症男性不育患者,利用染色检测原理,定量分析DNA含量及细胞形态,观察其DNA积分光度、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结果:48例无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中,DNA积分光密度1.38±0.28,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正常细胞形态比例为42.02%,与正常组(81.0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头部异常与尾部异常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精症精液脱落细胞DNA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可能与精子异常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和P-GSK3β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03 P<0.05)。结论:P-P38和P-GSK3β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4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病例资料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以Ⅰ期和Ⅰ级为主;临床表现以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者、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为多见.其中14例曾被误诊.结论 年轻女性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具有较好的预后因素,但误诊率高,要通过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增大分段诊断性刮宫活检,提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探讨复发性宫颈癌的最佳综合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 行根治性放化疗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在二程放疗基础上按照化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动脉介入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率与毒副 反应.结果 动脉介入化疗与静脉化疗治疗完全缓解率(CR)及有效率(CR+PR)分别为18.9%和9.5%、78.4%和64.2%,未见统计学差异.动脉介入化疗与静脉 化疗的下腹/腰骶酸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71.1%,有统计学差异(P =0.001);动脉介入化疗对阴道不规则出血/流液、大小便困难缓解率高于静脉化疗组,但 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6、0.057).动脉介入化疗后出现>Ⅱ级恶心呕吐、>Ⅱ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化疗(P =0.002、0.05).结论 放疗联合动脉介 入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小,可作为复发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无精症细胞是指在所射出的精粹检查中,连续3次找不到一个正常形成的精子,关于精子细胞形态与男性生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不断探寻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梳理前人对精子形态、染色分析方法、精子形态与精子功能、精于形态与辅助生殖四个方面研究,旨在从精子细胞形态入手,探讨如何为患者提供生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三家系Gardner综合征患者十余年的追踪观察,了解该病的动态变化,及不同家系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对三家系成员采用咨询、查体和多种物理检查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三家系共有患者17人,观察期间死亡5例.死于结肠息肉癌变4例,死于心脏病1例.三联症10例,二联症7例.结论:Gardner综合征不同家族其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在发病年龄、死亡年龄出现软组织肿瘤、骨瘤的时间均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ERK-1(P-ERK-1)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ERK-1和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ERK-1和P-AKT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其表达率分别为74%(58/78)和77%(60/78),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ERK-1和P-AKT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2、G3级及病理分期Ⅱ、Ⅲ~Ⅳ期的表达率分别高于G1级和Ⅰ期(P均0.05),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P0.05);P-ERK-1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均0.05);P-AKT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ERK-1和P-A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及CyclinD1、p53、c-fos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份食管癌组织及60份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3、CyclinD1、p53及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4.0%,P<0.05;食管癌组织CyclinD1、p53、c-fos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Stat3与CyclinD1、p53、c-fos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tat3过度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yclinD1、p53、c-fos蛋白在调控食管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PubMed、Cochrane library、NCKI、万方、维普(VIP)数据库中阿帕替尼联合TACE(实验组)和单纯TACE(对照组)治疗PLC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分别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其中随机对照文献6篇、回顾性分析文献3篇,未描述文献2篇;累积720例患者,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363例、357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客观缓解率(ORR)(OR=3.26,95%CI=2.22~4.79,P<0.001)和疾病控制率(DCR)(OR=3.72,95%CI:2.51~5.52,P<0.001)显著提高,尤其是3个月后;患者6个月(OR=2.89,95%CI=1.36~6.15,P=0.006)、12个月(OR=3.06,95%CI=1.69~5.53,P=0.002)生存率显著提高;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OR=-2.56,95%CI=-3.05^-2.06,P<0.00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OR=-3.59,95%CI=-6.0~1.14,P=0.004)及甲胎蛋白(AFP)(OR=-0.69,95%CI=-0.99^-0.40,P<0.001)表达水平降低。但在3个月内,两组间ORR(OR=1.37,95%CI:0.63~3.02,P=0.43)和DCR(OR=1.52,95%CI:0.49~4.68,P=0.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栓塞后综合征(肝区疼痛、食欲下降、发热、恶心呕吐)无明显增加(P>0.05),但药物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腹泻、皮疹)显著增加(P<0.05),无乏力、口腔黏膜炎、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PLC比单纯TACE更能提高远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栓塞后综合征。但也应注意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