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骨保护素及其配体 (OPG,RANKL)的表达,并与骨形态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 选择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和3例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高转换型骨病,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免疫组化显示尿毒症患者骨组织中以RANKL阳性表达为主。与正常对照相比,RANKL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增加,OPG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尿毒症患者RANKL的阳性表达细胞数目与骨吸收面积和破骨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PTH的溶骨作用可能是通过OPG/RANKL/RANK系统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比较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肺99mTC-DTPA清除率,了解尿毒症患者肺通透性改变规律及其与肺、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23名受试者,包括11名健康人和12名尿毒症患者,吸入肺99mTC-DTPA气溶胶后连续采集双肺放射性计数30min,计算T1/2. 结果"健康人与尿毒症患者血透前T1/2分别为77.9±11.7min和57.5±17.2min(P<0.01),尿毒症患者血透后T1/2为76.0±22.0min,与血透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肺上皮通透性异常增高,血透能改善其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瘙痒临床研究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过尿毒症瘙痒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观察25例尿毒症患者皮肤肥大细胞增殖情况,以及血清PTH、BUN、Cr、Ca、P、AKP及IgE水平。结果:本组尿毒症瘙痒发生率64%,瘙痒组Scr、肥大细胞数和血清PTH均〉无瘙痒组;肥大细胞数与血清PTH呈正相关;两组血清Ca、P、AKP、IgE差异不显著。结论:①皮肤肥大细胞数增多和血清PTH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瘙痒的原因之一;②充分透析和使用高  相似文献   
5.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相互拮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统一体。现代医学也强调神经—内分泌—第二信使系统,通过对立面的拮抗、制约和协同而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由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疗效。 方法 8例心脏术后并发ARF患者行CBP治疗。 结果 3例 (37.5 % )存活 ,5例死亡。透析 30min后患者心率显著减慢 (P <0 .0 5 ) ;1h后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 (P <0 .0 5 ) ;4h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 (P <0 .0 5 )。透析 8h后血清Cr、BUN、K+ 显著降低(P <0 .0 5 )。 结论CBP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AR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cAMP和其中8例同时作cGMP的测定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血浆cAMP、cGMP含量比正常人有显著增高。作者认为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检测cAMP,对了解早期严重并发症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cAMP、cGMP含量的差异和cAMP/cGMP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cAMP升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营养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鄄M)和HCV抗体(抗鄄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鄄HBs阳性51例,HBV鄄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鄄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鄄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鄄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鄄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鄄HCV阳性2例,抗鄄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鄄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例心脏移植后3星期的患者,于死后2小时进行希氏束组织酶学和电镜检查。所取标本无急性排斥异体征象。组织酶学:希氏束与其他传导组织一样,有氧化酶、脱氢酶和 ATP 酶,但其活性皆低于邻近心肌,希氏束磷酸酶(酸性及硷性)的活性与邻近心肌相同,而丁基硫胆碱脂酶(Butyl thio cho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