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负性心理,尽可能减轻患者手术不良体验。方法将62例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及围术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针对唤醒麻醉手术特点制定和实施专项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焦虑及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专项干预可降低唤醒麻醉下颅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的垂体瘤患者综合护理经验。方法 对713例垂体瘤患者,配合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完成患者各项内分泌功能试验及评估、术前专科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以及延续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5 h,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8.50 d,术后随访患者内分泌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实施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模式下的综合护理,可提高垂体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垂体瘤患者手术后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为垂体瘤患者院外延续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垂体瘤手术患者共278例,其中泌乳素型92例,生长激素型13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5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延续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泌乳素型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分值排名前三位的项目是:激素药物安全减量,社会生活的回归,垂体瘤的相关知识。生长激素型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分值排名前三位的项目是:血糖的监测与控制,激素药物安全减量,骨折的预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分值排名前三位的项目是:血压的监测与控制,血糖的监测与控制,激素药物安全减量。结论 垂体瘤患者在制定延续护理方案时最应该关注的内容是患者在院外激素药物的安全减量,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垂体瘤患者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任琳  殷志雯 《护士进修杂志》2014,(23):2184-2185
目的 规范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护理流程,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量。方法 针对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进行分析,设计标准护理流程图与相应的操作规范,对护士进行护理流程与技术培训。在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中严格按照标准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 20例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症状全部得到控制,同时降低了精神类药物使用量的5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依赖。结论 标准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控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发生,减少精神类药物的用量,预防药物依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脑室引流是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引流出脑室内的脑脊液、血性液,减轻其对脑室的刺激,以降低颅内压,减轻症状。腰大池引流是通过放出脑脊液、注入药物,从而改变脑脊液成分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两者均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临床无统一的固定引流袋装置,常以悬挂式为主,用挂钩挂于床边或用绳子系在床边,存在很多弊端:①不安全,容易脱落;②易污染,造成逆行感染;③变换体位时操作不便;④影响病房设施整齐划一;⑤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为此,我们设计了可控式升降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249440.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垂体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路径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垂体瘤患者,按是否执行临床路径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路径组按临床路径护理.结果 路径组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胜任力除应急护理能力外,其余4项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对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术后第1~7天每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对照组术后第1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及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患者,术后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能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可减少因饮水呛咳与食物误吸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成人鼻饲喂养患者冲管方法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提高护士在鼻饲喂养患者冲管的护理实践活动中对于最佳证据的依从性,以降低鼻饲管堵管的发生率。方法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订了5条审查指标,并将证据融入护理常规,在两个神经外科病房开展质量审查,包括证据应用前的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结果证据应用后,5条指标的依从率提高了32.55%~82.63%。护士的正确冲管方法平均知识得分由49.37分上升至100分。鼻饲管堵管的发生率由20%降至3.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质量审查项目,改善了成人鼻饲喂养患者冲管方法的临床护理实践,降低了鼻饲管堵管的发生率,但仍需要进行持续质量审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联合放化疗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的模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患者放化疗期间发放专病健康教育手册、建立电话短信平台、上门访视、举办病友沙龙等。分别于放疗、化疗疗程结束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的身心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在神经外科病房开展神经外科康复探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康复操由神经外科护士在神经外科、康复科医生的帮助下研制而成,针对可下床活动的患者和卧床患者,分别有站立式神经外科康复操和床上神经外科康复操.康复操活动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是神经外科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了医护患三方的沟通,提高了术后患者康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