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粪便潜血试验是诊断和观察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肠道肿瘤普查的重要手段。应用无色孔雀绿试剂,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已有报道,但以往国产无色孔雀绿试剂多采用还原法制成,流程复杂、货源不足,影响了该法的推广与应用。本文改用合成法制成的无色孔雀绿试剂,进行了大便潜血试验,并与联苯胺及日本便潜血试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手术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62例,根据患者意愿的分组方法分为药物对照组(非那雄胺片+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31例,手术治疗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组)31例,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对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进行评估,以及对治疗组术后半年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药物对照组服药1年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对照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长度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前列腺突出度(IPP)、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Ⅲ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该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患者可能更快的缓解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淋巴瘤疗效。方法于1998-2008年运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7例胃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干预。其中4例手术,3例化疗,均辅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明显提高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优选半枝莲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用正交试验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半枝莲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对萃取产物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出油率为衡量指标,用GC-MS对萃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萃取产物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结果半枝莲超临界萃取出油率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0℃,压力30MPa,时间130min。萃取产物分析结果显示,超临界CO2对半枝莲中的甾族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结论以出油率为衡量指标,半枝莲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30min,出油率9.269%。  相似文献   
6.
鼻舒适丸是我院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利用现代水丸制备工艺研制成的院内制剂,具有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之功效。临床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普拉克索联合苯海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苯海索)和研究组(50例,普拉克索+苯海索).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MoCA、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  相似文献   
8.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表现、耐药情况及化疗效果。方法:分析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间太原市结核病医院痰培养分枝杆菌阳性、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并作药敏测定的24例,并对其中21例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表现酷似肺结核,耐药发生率高。耐H、P发生率为79.2%,耐Z、E发生率为75.0%,耐S发生率为58.3%,耐R发生率为29.1%。其中同时对6种药物耐药者4例,同时对5种药物耐药者5例。同时对4种药物耐药者8例,同时对3种药物耐药者3例,同时对2种药物耐药者1例,对1种药物耐药者2例,对6种药物全敏感者1例。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确诊靠菌型鉴定。治愈需联合用药18~24个月,有适应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枝杆菌微量药敏测定与罗氏绝对浓度法药敏测定的对比试验研究。方法痰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采用分枝杆菌微量药敏测定试剂盒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微量药敏测定,同时采用罗氏绝对浓度法药敏检测进行对照。结果经2种试验方法检测,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LVFX)4种药物的敏感性均为100%,阿米卡星、卷曲霉素2种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88.9%、80.0%,仅链霉素的敏感性为78.3%。卷曲霉素的特异性最高,为98.6%,利福科、异烟肼均在90%以上,乙胺丁醇、氧氟沙星、LVFX、阿米卡星4种的特异性均在80%以上。利福平、异烟肼、LVFX、卷曲霉素4种药物符合率均达到90%以上,分别为96.1%、92.2%、90.9%、97.4%,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阿米卡星4种药物符合率在80%以上,分别为87.0%、87.0%、88.3%、84.4%。结论与罗氏绝对浓度法药敏测定结果比较,8种药物MIC测定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均较高,MIC测定是一种快速可靠的药敏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多发病。于2006年2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本病6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