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MIPPO技术结合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采用MIPPO技术结合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7例(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ORIF组)。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012年5月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采用MIPPO技术结合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7例(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ORIF组)。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9.7个月),MIPPO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明显优于OR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MIPPO组优于ORIF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结合PHILO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具有轻微优势,如:创伤小、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早等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试验组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内固定植入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有多种,较多使用的方法为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临床对这3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持不同观点。 目的:通过对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股骨远端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38例,顺行髓内钉21例,逆行髓内钉59例,比较3组内固定植入过程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术后恢复的优良率。 结果与结论:1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2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1例患者因骨病例骨折导致骨缺失愈合延迟,采用骨填充后在第19周基本完全愈合,其余均在4.5个月内愈合。在骨折愈合时间上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要优于逆行髓内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及逆行髓内钉组3者膝关节Kolment的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6.3%,52.4%,86.4%。说明逆行髓内钉内固定牢固,稳定可靠,出血量少,创伤小、骨折易复位等优点,特别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效果更好,与锁定加压钢板及顺行髓内钉组比较,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上选择甲氨蝶呤单独疗法还是三联疗法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甲氨喋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三联疗法比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 NRR (http://www.updatesoftware.com/National)、CCT(http://www.controlled-trails.com)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甲氨喋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三联疗法比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4篇,共297例患者,方法学质量均为B 级。Meta分析结果表明, 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三联疗法比较,甲氨蝶呤单独疗法在血沉方面的改善要大于三联疗法[MD=7.01 95%CI(2.82,11.19),P=0.001],三联疗法在关节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单独疗法[OR=0.62 95%(0.41,0.95),P=0.03],在不良反应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ACR因文献未提供详细数据未能做Meta分析。与三联疗法治疗相比,甲氨蝶呤单独疗法更明显降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沉,但在关节功能改善方面三联疗法要优于甲氨蝶呤单独疗法。而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因这次系统评价纳入的病例数较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增加证据的强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内固定植入物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有多种,较多使用的方法为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临床对这3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持不同观点。目的:通过对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顺行髓内钉和逆行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股骨远端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38例,顺行髓内钉21例,逆行髓内钉59例,比较3组内固定植入过程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术后恢复的优良率。结果与结论:1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2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1例患者因骨病例骨折导致骨缺失愈合延迟,采用骨填充后在第19周基本完全愈合,其余均在4.5个月内愈合。在骨折愈合时间上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顺行髓内钉组和逆行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要优于逆行髓内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锁定加压钢板组、顺行髓内钉组及逆行髓内钉组3者膝关节Kolment的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6.3%,52.4%,86.4%。说明逆行髓内钉内固定牢固,稳定可靠,出血量少,创伤小、骨折易复位等优点,特别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效果更好,与锁定加压钢板及顺行髓内钉组比较,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更有优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
7.
背景:目前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上选择甲氨蝶呤单独疗法还是三联疗法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甲氨喋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三联疗法比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PubMed、EMBASE NRR (http://www.updatesoftware.com/National)、CCT(http://www.control ed-trails.com)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甲氨喋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三联疗法比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4篇,共297例患者,方法学质量均为B 级。Meta分析结果表明,甲氨蝶呤单独疗法与三联疗法比较,甲氨蝶呤单独疗法在血沉方面的改善要大于三联疗法[MD=7.0195%CI(2.82,11.19),P=0.001],三联疗法在关节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单独疗法[OR=0.6295%(0.41,0.95),P=0.03],在不良反应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ACR因文献未提供详细数据未能做Meta分析。与三联疗法治疗相比,甲氨蝶呤单独疗法更明显降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沉,但在关节功能改善方面三联疗法要优于甲氨蝶呤单独疗法。而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因这次系统评价纳入的病例数较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90例川崎病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为典型川崎病患儿组,实验组为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组,对两组患儿予以阿司匹林与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与各项血液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典型川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关节镜辅助下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7)、试验组(n=23),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膝关节症状及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膝关节评分系统(hospital for special sumery,H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Rasmussen放射评分较对照组高,膝关节间隙宽度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25.92%低(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较传统优先选择手术更有利于节省手术操作时间,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