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总结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2005-2012年连续收治的65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局灶型Castleman病和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在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上的不同.结果 本组42例局灶型Castleman病多见于中青年,常为单发肿瘤,表现为无症状的局部淋巴结增大,病理分型以透明血管型(33/42,78.6%)为主,本组42例患者发现44枚肿瘤,以腹膜后腔(10/44,22.7%)、腹腔(10/44,22.7%)等深部多见,通过手术治疗可治愈.本组23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多见于中年,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无局部淋巴结疼痛及表面破溃,常伴有发热(9/23,39.1%)、贫血(9/23,39.1%)、脾大,实验室检查多见异常,病理分型主要为浆细胞型(14/23,60.9%)和昆合型(5/23,21.7%),本组23例患者发现66枚肿瘤,以颈部(16/66,24.2%)和股沟区(12/66,l8.2%)等浅表部位多见,主要采用CHOP化疗方案或手术联合CHOP化疗方案,本组21例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因化疗引起肺部感染死亡,能否耐受长期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局灶型和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局灶型Castleman病通过手术可达到治愈目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则主要采用CHOP化疗方案,多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病号服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颈内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颈内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21例,按手术单双日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在术后给予穿着带有导管固定装置的改良病号服固定导管。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胶布粘贴方法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者颈内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液体通.时长、平均导管移位时长、导管再固定平均时长、导管发生牵拉平均时长以及平均贴膜完好时长等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3.25,6.13,4.57,9.85;P<0.05)。固定方法接受程度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活动方便程度和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38,-10.62;P <0.01)。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感染率为4.8%,脱管率为0.0%,均低于对照组(1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3,5.62;P<0.05)。结论带有导管固定器的改良病号服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导管固定牢固,导管感染率和脱管率低,患者穿着舒适,活动方便,减少护士工作量,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形式、原因.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形式、复发原因及其治疗情况。结果局部复发与首次手术时肠管切除不足、肿瘤生物学特性、患者年龄、手术对淋巴的根治清扫程度和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相关。结论密切随访、早期诊断、根治切除是提高直肠癌复发患者疗效的关键。对复发患者积极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或者能够达到再次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直肠癌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112例直肠癌病人行标准根治性手术,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性5-FU;同期设对照组110例,予以单纯根治手术而不植入5-FU。术前及术后检测两组病人的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的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腹腔内植入5-FU缓释剂并未增加直肠癌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Thedevelopmentofnewbloodvesselsisimportantintumorgrowthandmetastasis.Targe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toinhibitangiogenesisoroccludethebloodvessels,blockthepassageofbloodelementstotumorcells,resultinginirreversibletumorcellsdeath,maybeanovelstrategyoftumortherapy.BurrowsFJ,etal.wasthefirstwhoproposedtheapproachofantibodyderivestarge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insolidtumors.HedevelopedananimalmodelexpressingtumorvascularendotheliumbytransfectionofthetumorcellwithIFN-ygene.Whenanti-MHC-IIimm…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识别肿瘤新生血管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活性。方法 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以此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用免疫组化、ELISA和流式细胞术筛选肿瘤血管特异抗体并鉴定其免疫特性。用MTT法研究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抗体AA98选择性地识别肿瘤血管和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抗体AA98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转化生长因子(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在平滑肌肉瘤组织和ELISA法在细胞株的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经腹部CT和(或)MRI确诊为腹膜后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以下病例:(1)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组织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生殖系统;(2)术前CT和(或)MRI已发现肿瘤病变范围广泛,腹膜后多处受累。保留病变局限于腹膜后单一区域的患者。共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者62例,将其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30),行腹膜后肿瘤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对照组(n=32),单纯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腹膜后肿瘤安全性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HL2对分化抑制蛋白1(Id1)的转录调控活性及Id1促乳腺癌细胞侵袭生长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共转染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方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中FHL2对Id1介导的转录抑制功能的影响,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方法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Id1对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E47介导的转录激活功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HL2明显削弱了该效应,并呈现出对FHL2转染剂量的依赖性;与空载体转染组比较.Id1明显促进了MCF-7细胞的增殖速率与侵袭能力,而该效应可被FHL2显著削弱(P<0.05).结论 FHL2可通过抑制Id1的功能活性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生长,为深入研究FHL2-Id1信号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